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如何区分乙肝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如何区分乙肝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2025年09月30日 10:01:00
病情描述:

如何区分乙肝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医生回答(1)
  • 李绍强
    李绍强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乙肝肝纤维化是乙肝病毒持续感染致肝内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纤维成分过度沉积但无完整假小叶的病理过程,多数症状不明显,超声等检查有相应表现,病理可见汇管区及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乙肝肝硬化是病情进一步发展阶段,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症状明显且多样,超声等检查能发现肝脏形态改变、门静脉高压征象等,病理有假小叶形成,不同人群在其发生发展及表现上有差异,乙肝患者需定期检查,早期干预肝纤维化,积极防治肝硬化并发症。

    一、定义与病理基础

    乙肝肝纤维化:是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导致的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是肝脏对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此时肝内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胶原等纤维成分过度沉积,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假小叶等肝硬化特有的结构。

    乙肝肝硬化:是乙肝病情进一步发展的阶段,肝脏内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隔,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形成假小叶,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

    二、临床表现差异

    乙肝肝纤维化: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部分人可能有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一般对日常生活影响相对较小,肝功能可能仅有轻度异常或基本正常。

    乙肝肝硬化:症状相对较多且明显,可出现肝功能减退相关表现,如乏力、消瘦、面色晦暗、黄疸(皮肤黏膜黄染)、蜘蛛痣、肝掌等;还可出现门静脉高压相关表现,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脾功能亢进(表现为血常规中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腹水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三、影像学检查区别

    超声检查:

    乙肝肝纤维化:肝脏可能无明显形态学改变或仅表现为肝实质回声稍增粗、增强,肝包膜可能稍毛糙,门静脉内径可能轻度增宽,但一般小于13mm。

    乙肝肝硬化:肝脏形态可发生改变,如左叶增大、右叶缩小,肝表面不光滑,呈锯齿状或波浪状,肝实质回声明显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门静脉内径增宽,多大于13mm,还可能发现脾大、腹水等门静脉高压征象。

    CT或MRI检查:

    乙肝肝纤维化:肝脏密度或信号可能无明显特异性改变,或仅能观察到轻微的肝实质密度改变或信号改变。

    乙肝肝硬化:能更清晰显示肝脏形态变化,如肝叶比例失调,CT上可见肝裂增宽,MRI可发现肝脏实质信号不均匀等,同时能更明确显示门静脉高压相关的侧支循环情况,如食管胃底静脉的迂曲扩张等。

    四、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

    乙肝肝纤维化:病理下可见汇管区及汇管区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但肝小叶结构完整,没有假小叶形成。根据肝纤维化的程度可分为S1-S4期(S1为汇管区纤维化,S2为汇管区周围纤维化,S3为纤维隔形成,S4为早期肝硬化)。

    乙肝肝硬化:病理上有假小叶形成,这是确诊肝硬化的金标准,同时能观察到纤维隔的分布、假小叶的大小等情况,区分是大结节性、小结节性还是混合性肝硬化等不同类型。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乙肝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对症状的感知不如年轻人敏感,容易延误病情;女性在激素等因素影响下,肝脏代谢等情况可能与男性有别;长期大量饮酒的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进展可能更快;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乙肝患者,病情管理更需综合考虑。对于乙肝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肝纤维化并及时干预,延缓向肝硬化发展;对于已发生肝硬化的患者,更要注意避免劳累、饮酒等加重肝脏负担的因素,积极防治并发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