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脑梗手术治疗方法

脑梗手术治疗方法

2025年09月30日 17:03:23
病情描述:

脑梗手术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1)
  • 闫欣
    闫欣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脑梗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动脉取栓术和去骨瓣减压术。动脉取栓术适用于大血管闭塞致急性脑梗死且发病6小时内(部分可延至24小时)的患者,通过导管技术取栓恢复血管再通,需综合考虑不同人群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去骨瓣减压术适用于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有脑疝风险的患者,通过去骨瓣降低颅内压,同样需考虑不同人群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对手术的影响。

    一、动脉取栓术

    1.适用情况:主要适用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一般在发病6小时内(部分可延长至24小时)效果较好。大血管闭塞通常是指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等主要血管被血栓堵塞。

    2.操作原理:通过导管技术将血栓取出,恢复血管再通。医生会通过股动脉等部位插入导管,到达脑部血管堵塞部位,利用取栓装置将血栓捕获并取出,从而改善脑血流灌注。

    3.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年龄因素:对于老年患者,需要综合评估其全身状况、心肺功能等。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但如果符合手术指征,仍可考虑手术。年轻患者相对身体状况较好,手术耐受性可能更好,但也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性别因素:性别本身不是动脉取栓术的禁忌或决定因素,但女性患者可能在围手术期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如孕期相关情况(若有怀孕可能需提前评估),以及激素水平对凝血等方面的影响,但总体来说性别对手术本身的操作影响不大。

    生活方式因素: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需要在术前尽量纠正,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手术预后,如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等不利于脑血流恢复的情况,酗酒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对手术用药等产生影响。

    病史因素:有严重心肺疾病病史的患者,手术中可能面临更大的循环波动风险,需要在心内科等多学科评估下进行手术。有出血倾向病史的患者,需要谨慎评估手术中出血的风险,可能需要调整抗凝等治疗。

    二、去骨瓣减压术

    1.适用情况:当脑梗死患者出现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有脑疝形成风险时考虑该手术。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如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导致的大面积脑梗死,脑组织肿胀明显,颅内压急剧升高。

    2.操作原理:去除部分颅骨,降低颅内压,为脑组织提供更多的空间,防止脑疝进一步加重,挽救患者生命。通过打开颅骨骨瓣,释放部分脑组织周围的压力,缓解脑水肿对脑组织的压迫。

    3.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进行去骨瓣减压术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颅骨尚未完全发育,手术对颅骨结构和后续生长发育的影响需要充分评估。儿童的脑组织代偿能力相对较差,但脑水肿发展可能较快,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权衡手术利弊。老年患者由于颅骨本身可能有骨质疏松等情况,手术中骨瓣操作需要更加精细,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颅内压波动等问题需要密切关注。

    性别因素:同动脉取栓术,性别不是决定手术的关键因素,但女性患者如果有特殊的生理周期等情况,在围手术期的护理等方面需要注意,比如避免因颅内压变化等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等情况的加重,但对手术操作本身无特殊性别相关影响。

    生活方式因素:有上述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需要加强管理,如戒烟限酒等,以利于术后恢复,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进而影响脑水肿的恢复等。

    病史因素:有脑部既往疾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脑部肿瘤等病史,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时需要考虑与既往病情的关系,评估手术对原有病情的影响以及原有病情对手术的影响。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的患者,手术中出血风险更高,需要提前做好凝血相关的准备和监测。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