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能查出肝有问题吗问
抽血能查出肝有问题吗
-
抽血能查出部分肝有问题的情况,可通过转氨酶类(ALT、AST)、胆红素类(TBil、DBil、IBil)、蛋白质类(ALB、GLB、A/G)、肝纤维化指标(PⅢP、Ⅳ-C)、甲胎蛋白(AFP)等指标来反映,不同人群抽血检查肝脏问题时需注意相关差异,如儿童、女性特殊时期、长期饮酒者、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者等情况各有不同。
转氨酶类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参考值一般为5~40U/L。它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当肝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ALT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中ALT水平升高。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都可能引起ALT升高。比如病毒性肝炎患者,由于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ALT往往明显升高。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参考值一般为8~40U/L。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严重损伤时,线粒体中的AST释放入血,其升高程度往往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在肝炎的急性期,AST升高可能较为明显,而且AST/ALT的比值也有一定意义,如在酒精性肝病时,AST/ALT比值常大于2。
胆红素类指标:
总胆红素(TBil):正常参考值一般为3.4~17.1μmol/L,其中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6.8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正常参考值一般为1.7~10.3μmol/L。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的代谢产物。当肝细胞受损、胆管阻塞等情况时,胆红素的代谢会出现异常。例如,肝细胞性黄疸时,总胆红素和直接、间接胆红素都会升高;阻塞性黄疸时,主要是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溶血性黄疸时,间接胆红素往往明显升高。
蛋白质类指标:
白蛋白(ALB):正常参考值一般为40~55g/L。白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当肝细胞受损严重时,白蛋白合成减少。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慢性肝炎等病情较为严重时,白蛋白水平会降低。同时,白蛋白水平也可以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等情况。
球蛋白(GLB):正常参考值一般为20~30g/L。球蛋白主要由免疫系统产生,当肝脏有炎症或免疫反应活跃时,球蛋白可能会升高。例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时,球蛋白常升高,并且白球比(A/G)也会发生改变,正常白球比约为1.5~2.5:1,当白球比倒置时,往往提示肝脏病变较为严重。
肝纤维化指标:
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反映肝内Ⅲ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120μg/L。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PⅢP水平会升高,对于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有一定帮助。
Ⅳ型胶原(Ⅳ-C):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其水平升高可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提示肝纤维化的程度。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75μg/L。
甲胎蛋白(AFP):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25μg/L。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在成人,AFP升高常见于原发性肝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指标,但也需要结合影像学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此外,部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也可能轻度升高。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抽血检查肝脏问题时需要注意:对于儿童,如果怀疑有先天性肝病等问题,也可以通过抽血检查相关指标,但儿童的正常参考值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女性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孕期等,肝脏相关指标也可能有生理性变化;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酒精性肝病的风险较高,抽血检查时要关注转氨酶等相关指标;有病毒性肝炎病史的人群,定期抽血检查肝功能、病毒载量等对于监测病情变化很重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