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缺损的症状问
心脏缺损的症状
-
心脏缺损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不同类型症状有差异,常见一般症状包括呼吸(婴儿呼吸急促、年长儿活动后气促)、生长发育(婴幼儿生长迟缓、青春期第二性征异常等)、循环(口唇甲床发绀、心脏杂音);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特点,婴儿期早产儿症状不典型、足月儿有喂养困难等,儿童期学龄期易疲劳心悸、青春期女孩月经不规律;特殊人群中女性妊娠风险增加,有基础病史者病情易加重。
一、常见一般症状
1.呼吸方面
婴儿时期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这是因为心脏缺损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肺循环淤血,使得婴儿呼吸时需要更用力来获取足够氧气。例如,正常婴儿平静时呼吸频率在30-40次/分钟左右,而患有心脏缺损的婴儿呼吸频率可能会超过60次/分钟。
年长儿可能会在活动后出现气促,活动耐力下降,因为心脏缺损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射血,身体在活动时需要更多氧气,但心脏无法充分供应,从而导致气促。
2.生长发育方面
对于婴幼儿心脏缺损患者,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现象。这是由于心脏缺损使得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影响了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利用,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平均水平。
在青春期的心脏缺损患者,可能会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异常等情况,因为心脏功能不佳影响了整体的内分泌和代谢平衡,从而干扰了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
3.循环方面
可能会出现口唇、甲床发绀的情况,尤其是在哭闹、活动后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心脏缺损导致静脉血不能充分氧合就进入体循环,使得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从而出现皮肤黏膜青紫。
心脏听诊时可闻及心脏杂音,不同类型的心脏缺损杂音特点有所不同。比如室间隔缺损时,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房间隔缺损时,可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等。
二、不同年龄段特点
1.婴儿期
早产儿心脏缺损时症状可能更为不典型,因为早产儿本身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可能会将心脏缺损的一些症状掩盖。例如,早产儿可能除了呼吸急促外,还可能出现体温不升等情况,这是因为心脏功能不佳影响了整体的代谢和体温调节功能。
足月儿心脏缺损时,除了上述呼吸急促、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外,还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因为婴儿在吃奶时需要消耗较多体力,而心脏缺损导致其无法有效获取氧气,从而出现吃奶时大汗淋漓、吸吮无力等喂养困难的情况。
2.儿童期
学龄期儿童心脏缺损患者,可能会在体育课等活动中更容易出现疲劳、心悸等症状。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活动量增加,而心脏缺损限制了心脏的泵血功能,不能满足身体活动时的需求,所以更容易出现这些不适症状。
对于青春期的女孩心脏缺损患者,月经周期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月经不规律等情况,这与心脏功能不佳导致内分泌失调有关。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女性心脏缺损患者
在妊娠期间,心脏缺损患者面临的风险会增加。因为妊娠时身体的血容量会增加,心脏需要承受更大的负担。可能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加重的情况,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水肿等。所以女性心脏缺损患者在妊娠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心脏评估,妊娠期间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定期进行产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有基础病史的心脏缺损患者
如果患者本身还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等,心脏缺损的症状可能会加重。因为呼吸道感染会增加身体的耗氧量,而心脏缺损患者本身心脏泵血功能受限,无法满足增加的耗氧量需求,从而使呼吸急促、气促等症状更加明显。所以有基础病史的心脏缺损患者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减少对心脏功能的额外负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