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血管科治什么病

心血管科治什么病

2025年09月30日 14:32:15
病情描述:

心血管科治什么病

医生回答(1)
  • 童嘉毅
    童嘉毅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向他提问

    心脏及血管相关疾病包括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缺氧,有多种症状及诊治方式,不同人群风险不同)、心律失常(心脏冲动异常,有多种类型及症状,通过心电图等确诊,有多种治疗方法,不同人群易患因素不同);血管疾病如高血压(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分原发和继发,有多种症状及诊治方式,不同年龄人群特点不同,多种生活方式或病史人群易患)、外周动脉疾病(除冠脑动脉外动脉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相应表现及诊治方式,多种病史人群易患且随年龄增长风险增加);还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相关表现,通过心脏超声等确诊,有不同治疗方式,儿童时期为主发病阶段,孕期接触有害物质等及家族史人群子代患病风险高。

    一、心脏疾病相关

    1.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典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等。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方面有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发病风险不同,有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生活方式或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对于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也属于心血管科范畴,如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等,可能出现心悸、气喘等表现。

    2.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常见类型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早搏、房颤等。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可确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电复律、导管消融术等。年龄因素会影响心律失常的发生,例如儿童可能因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心律失常,女性在围绝经期心律失常发生率可能会有变化,有心脏基础疾病或长期精神紧张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易患心律失常。

    二、血管疾病相关

    1.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也可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需要通过多次血压测量等明确诊断,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和药物治疗(如利尿剂、ACEI类药物等)。不同年龄人群高血压特点不同,老年人高血压常伴有脉压差大等特点,女性在孕期可能出现妊娠高血压,有家族遗传史、高盐饮食、肥胖等生活方式或病史的人群易患高血压。

    2.外周动脉疾病

    外周动脉疾病主要是指发生在除冠状动脉和脑动脉以外的动脉的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表现为下肢怕冷、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无力,休息后可缓解)等。通过超声多普勒等检查可诊断,治疗有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改善循环药物等)、介入治疗(如血管成形术)、手术治疗等。年龄较大、有吸烟史、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易患外周动脉疾病,男性相对女性患病风险可能存在差异,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逐渐增加。

    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相关

    1.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患儿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心悸、气喘等表现。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根据病情不同有观察等待(小型缺损有自愈可能时)、介入治疗(如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等)、手术治疗等。儿童时期是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阶段,女性在孕期接触有害物质等可能增加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家族中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人群子代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