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吃什么调理问
心肌缺血吃什么调理
-
心肌缺血患者需进行饮食结构调整,包括增加蔬果、选择优质蛋白、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控制血脂相关饮食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患者、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有各自饮食注意事项,如老年人注意食物易消化性等,糖尿病患者兼顾血糖和心肌缺血控制,高血压患者严格限盐等。
一、饮食结构调整
(一)增加蔬果摄入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苹果,其富含果胶等成分,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蓝莓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改善心肌供血相关的血管内皮功能。每天应保证500克左右的新鲜蔬菜和200-300克的水果摄入。蔬菜可选择西兰花、菠菜等,西兰花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菠菜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和叶酸,叶酸对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益,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心肌缺血相关。
(二)选择优质蛋白食物
1.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等,每周至少食用2-3次。研究表明,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从而对心肌缺血起到预防和调理作用。
2.低脂奶制品:像低脂牛奶、酸奶等,富含钙和优质蛋白,且脂肪含量低。钙有助于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每天可摄入300毫升左右的低脂奶制品。
(三)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燕麦、糙米等),相比精制谷物,全谷物消化吸收相对缓慢,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避免过多摄入精制糖和精制谷物,精制糖会导致血糖波动,加重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心血管健康。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其中全谷物应占碳水化合物摄入的1/3以上。
二、控制血脂相关饮食
(一)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
1.饱和脂肪酸:应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如肥肉、猪油等,每日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总能量的10%。因为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会升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加重心肌缺血。
2.胆固醇: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少于300毫克,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脑等)、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
(二)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可降低胆固醇吸收,常见的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燕麦、魔芋、芹菜等。燕麦中的β-葡聚糖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每天应保证25-30克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通过多吃上述食物来实现。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心肌缺血患者在饮食调理时,要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由于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可将食物适当加工成软烂的形式,如将蔬菜做成菜泥,鱼类做成鱼泥等。同时,要密切关注血压、血糖情况,根据个体差异调整饮食中的盐分和糖分摄入,一般老年人每日盐分摄入应少于5克,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人,更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量和种类,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
(二)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患者
此类患者在饮食调理上需兼顾血糖和心肌缺血的控制。要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相比普通白面包升糖指数更低。同时,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患者的体重、血糖、活动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确保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合理比例,并且要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加重心肌缺血的病情。
(三)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
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要严格限制盐分摄入,每日盐分摄入应控制在3-5克。同时,减少富含钠的加工食品摄入,如咸菜、腌肉等。在选择蛋白质食物时,优先选择低脂、优质蛋白食物,如去皮的鸡肉等,以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有利于血压和心肌缺血的控制。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