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的区别问
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的区别
-
高血压危象与高血压脑病在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考虑等方面存在区别,高血压危象分急症与亚急症,发病与交感神经等有关,表现多样,影像学无特异表现,治疗分急症与亚急症;高血压脑病因血压骤升致脑血管调节失常,表现为中枢神经障碍等,头颅影像有脑水肿表现,治疗需降血压、颅内压等,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妊娠期女性各有治疗特点,需准确鉴别并采取正确治疗措施。
高血压脑病: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由于血压急剧升高,超过了脑血管的自身调节能力,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过度灌注,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从而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血压突然升高,打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使脑血流过度灌注,进而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临床表现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急症患者可出现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可伴有靶器官损害的相关表现,如急性左心衰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可出现胸痛、胸闷等;主动脉夹层时可出现胸背部撕裂样剧痛等。高血压亚急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显著升高,但无急性靶器官损害的表现。
高血压脑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意识障碍、抽搐、视力障碍等,头痛通常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弥漫性全头痛,以后枕部明显,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抽搐可为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视力障碍可出现一过性失明或视力模糊等。
影像学表现
高血压危象:一般无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若伴有靶器官损害,如急性左心衰时胸部X线可显示肺淤血、肺水肿等;主动脉夹层时胸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可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等。
高血压脑病:头颅CT或MRI可显示脑水肿的表现,如脑实质内低密度影等,但需注意与其他颅内病变相鉴别。
治疗原则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急症需迅速降低血压,可选用硝普钠、硝酸甘油、拉贝洛尔等降压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和给药途径,同时要针对靶器官损害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急性左心衰时需进行抗心衰治疗等;高血压亚急症可通过口服降压药物逐渐降低血压,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等,但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高血压脑病:主要是降低血压、降低颅内压、控制抽搐等,可选用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选用苯巴比妥、地西泮等控制抽搐,同时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降低血压,如拉贝洛尔等,但降压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脑灌注不足。
特殊人群考虑
老年人群: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时,由于其血管弹性差、代偿能力弱,病情变化较快,治疗时需更加谨慎,降压速度不宜过快、过低,要密切监测血压、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同时要注意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儿童人群:儿童高血压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病情可能更为凶险,需迅速识别并进行紧急处理。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在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上与成人有很大差异,应选用对儿童相对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且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和脏器功能,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出现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是非常危险的情况,治疗时既要考虑控制血压,又要确保胎儿的安全。应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等,同时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在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考虑等方面均存在区别,临床上需准确鉴别,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