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律失常是什么意思

心律失常是什么意思

2025年09月30日 12:10:18
病情描述:

心律失常是什么意思

医生回答(1)
  • 张定国
    张定国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心律失常是心脏冲动频率、节律等出现异常,发生机制分冲动形成异常(含窦性心律失常、异位心律)和冲动传导异常(含生理性、病理性传导阻滞),常见症状有心悸、胸闷等,常见病因包括心脏本身因素(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和全身性因素(如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儿童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等有关,老年人发生率高且耐受差,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风险可能增加,需结合病史、症状及检查综合判断。

    一、定义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出现异常。正常心脏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按一定的频率和顺序传导至心肌。当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时,即表现为心律失常。

    二、发生机制分类

    (一)冲动形成异常

    1.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钟)、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钟)等,与窦房结自律性改变有关。

    2.异位心律:由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引起,分为主动性异位心律(如过早搏动、心动过速、扑动、颤动等)和被动性异位心律(如逸搏、逸搏心律等),多因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异常或触发活动导致。

    (二)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传导阻滞:如干扰及房室分离等,是心脏不同部位传导速度不一致所致的生理性现象。

    2.病理性传导阻滞: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多因心肌病变、传导系统退行性变等导致传导途径发生异常。

    三、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自觉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胸闷、头晕、黑矇,严重时可发生晕厥。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症状表现有所差异,例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快速心悸,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出现严重的头晕甚至阿斯综合征发作。

    四、常见病因

    (一)心脏本身因素

    1.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影响心肌电活动,易引发心律失常。

    2.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可干扰心脏冲动的形成与传导。

    3.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时期心脏发育异常,出生后可能存在心脏传导途径或结构异常,导致心律失常。

    (二)全身性因素

    1.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可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引发心律失常。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等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此外化疗药物、拟交感神经药物等也可能干扰心脏电活动。

    3.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严重感染、酸碱平衡失调等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五、不同人群特点

    (一)儿童

    儿童心律失常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有关,例如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患儿可能因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儿童发生心律失常时,需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及基础疾病情况,及时排查可能的先天性或遗传性因素。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且心脏传导系统易发生退行性变,因此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同时,老年人对心律失常的耐受能力较差,更易出现头晕、晕厥等严重表现,需密切监测并积极针对基础疾病进行管理。

    (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大量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的人群,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可能增加。例如长期酗酒可导致心肌损害,引发心律失常;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心脏电活动。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的一种表现,其发生涉及多种机制、病因及不同人群的特点,准确识别和评估心律失常需结合患者具体病史、症状及相关检查等综合判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