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怎样检查问
肝病怎样检查
-
血液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和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肝功能检查的指标反映肝细胞损伤及胆红素代谢情况,不同年龄参考值有别,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可判断是否感染相关病毒及感染状态;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CT、MRI检查,分别可观察肝脏情况、提高病变诊断准确性及对软组织病变分辨力,不同年龄检查有特点及适用情况;肝穿刺活检可明确肝脏病变性质,是有创检查有风险,有相应适应证。
一、血液检查
1.肝功能检查
指标及意义: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等。ALT和AST主要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正常情况下数值较低,当肝细胞受损时,如患有肝炎等疾病,数值会升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胆红素代谢有关,当肝脏疾病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时,这些指标会出现异常,例如黄疸型肝炎患者总胆红素等指标会明显升高。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的肝功能指标参考值与成人有别,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总胆红素等指标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对于有肝病病史的患者,定期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2.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
常见的肝炎病毒有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以及感染的状态,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感染乙肝病毒。丙肝抗体检测可用于筛查丙肝病毒感染。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感染肝炎病毒的风险不同,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可能通过母婴传播等途径,而成人感染可能与接触传染源等有关。有输血史、血液透析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要重点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检查
可以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通过超声能发现肝脏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如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超声检查的操作和图像解读有一定特点,儿童的肝脏超声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进行判断。有肝病家族史或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脏病变。
2.CT检查
对于肝脏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解剖结构,发现较小的病变以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诊断肝癌等疾病时,CT增强扫描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血供情况,从而辅助鉴别病变的性质。不同年龄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辐射剂量等,儿童由于对辐射较为敏感,要谨慎使用CT检查,非必要情况下尽量避免。有肝脏症状且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CT检查。
3.MRI检查
对肝脏病变的诊断,尤其是软组织病变的分辨力优于CT,在诊断肝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等疾病时有独特优势。对于一些不明确的肝脏病变,MRI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不同年龄人群的检查配合程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在麻醉等辅助下进行检查。有肝脏相关不适且其他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可考虑进行MRI检查。
三、肝穿刺活检
1.检查过程及意义
肝穿刺活检是通过穿刺针获取少量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够明确肝脏病变的性质,如区分肝炎是病毒性还是自身免疫性等,对于诊断肝癌等疾病也有重要价值。对于一些通过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肝脏病变,肝穿刺活检可以提供准确的病理依据。但肝穿刺活检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肝穿刺活检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有肝脏病变但诊断不明确,且无明显肝穿刺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肝穿刺活检。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