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要点。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要点。

2025年09月30日 12:17:10
病情描述: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要点。

医生回答(1)
  • 褚明
    褚明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多方面进行,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及有特殊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病史者诊断时各有特点,病史采集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体格检查涵盖一般情况、心脏体征、肺部体征、水肿体征等,实验室检查有利钠肽检测、血常规、生化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包含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等表现。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需询问患者呼吸困难出现的时间、程度及与活动的关系,例如是在休息时就出现呼吸困难还是活动后加重,呼吸困难是渐进性加重还是突发等情况。同时要了解是否有乏力、水肿等表现,水肿出现的部位及发展情况,比如是否从下肢逐渐向上蔓延等。还需询问患者是否有咳嗽、咳痰,痰的性状如何等相关症状。

    2.既往史:要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史,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是否有其他系统疾病史,像肾脏疾病等,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相关。另外,还要询问患者的用药史,是否长期服用某些可能影响心脏功能的药物。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无发绀等情况。测量血压,了解血压水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存在血压异常。

    2.心脏体征:听诊时可发现心率加快或减慢,心音强弱不等,可闻及奔马律等。心脏浊音界可能扩大,提示心脏增大。

    3.肺部体征:两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若为急性加重期,湿性啰音可从肺底蔓延至全肺。

    4.水肿体征:可发现下肢、腰骶部等部位的水肿,凹陷性水肿是其典型表现,水肿程度可分为轻、中、重等不同等级。

    三、实验室检查

    1.利钠肽检测:脑钠肽(BN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BNP正常参考值一般<100pg/ml,NT-proBNP正常参考值成人<125pg/ml,心力衰竭时这两项指标会升高,且升高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2.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是否有贫血等情况,慢性贫血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3.生化检查:

    肾功能检查:了解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因为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水钠潴留,进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肝功能检查:查看白蛋白等指标,低白蛋白血症可能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水肿等心力衰竭相关表现。

    电解质检查:关注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水平,电解质紊乱可影响心脏的电活动,诱发心律失常等,而心律失常又可能加重心力衰竭。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检查方法。可测定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LVEF≥50%,心力衰竭时LVEF降低;还可观察心室壁的运动情况,有无心室壁增厚、心腔扩大等情况。

    2.胸部X线检查:可看到心脏大小的改变,如心影增大,肺部血管纹理的变化,如有肺淤血时可见肺纹理增多、模糊等表现。

    五、心电图检查

    可发现有无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还可观察有无ST-T改变等心肌缺血的表现,这些对于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病情有一定帮助。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慢性心力衰竭多由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诊断时需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特殊的心脏结构功能表现;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多与冠心病、高血压等老年常见疾病相关,诊断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退等因素。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与妊娠、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相关的心力衰竭情况。生活方式方面,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慢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在诊断时需详细询问相关生活史。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在诊断时要重点回顾其既往病史对目前病情的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