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怎么检查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怎么检查

2025年09月30日 12:05:27
病情描述: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怎么检查

医生回答(1)
  • 黎钢
    黎钢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实验室、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有如下特点:脑脊液检查可见细胞数轻度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轻至中度增高、约90%以上患者有寡克隆区带;血清学检查可见血清麻疹病毒抗体滴度明显升高;脑电图表现为特异性周期性同步放电;头颅CT早期可无明显异常、晚期可见弥漫性脑萎缩;头颅MRI早期可见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内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改变、晚期可见广泛脑萎缩。

    一、实验室检查

    (一)脑脊液检查

    1.细胞计数:细胞数轻度增多,一般在(10-50)×10/L,以淋巴细胞为主。儿童患者可能因免疫反应等因素出现此变化,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脑脊液细胞数有差异,儿童脑脊液细胞数通常低于成人,若高于正常范围需考虑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可能。

    2.蛋白含量:蛋白含量轻至中度增高,一般在0.5-1.5g/L左右,蛋白增高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导致的血-脑脊液屏障破坏有关,不同年龄人群血-脑脊液屏障功能有差异,儿童血-脑脊液屏障相对成人更易受影响,当出现血-脑脊液屏障破坏时蛋白易进入脑脊液导致含量升高。

    3.寡克隆区带:约90%以上患者脑脊液中可检出寡克隆区带,这是因为机体针对麻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在脑脊液中形成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带,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不同年龄患者的免疫反应特点不同,但寡克隆区带的检测对于疾病诊断的价值相对固定。

    (二)血清学检查

    1.麻疹病毒抗体检测:血清中麻疹病毒抗体滴度明显升高,尤其是IgG抗体,患者血清麻疹病毒抗体滴度可高于正常人群数倍甚至数十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可检测血清中麻疹病毒抗体水平,不同年龄人群的麻疹病毒抗体基础水平不同,儿童由于可能接种过麻疹疫苗等因素,血清麻疹病毒抗体水平与成人有差异,但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血清麻疹病毒抗体升高具有特异性。

    二、脑电图检查

    1.特征性改变:脑电图表现为特异性的周期性同步放电,出现高波幅慢波,伴有周期性尖波或棘波发放,这种脑电图改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不同年龄患者的脑电图背景活动不同,儿童脑电图本身有其发育特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的周期性同步放电在儿童和成人中均可出现,但表现可能因年龄略有差异,不过周期性同步放电是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较为特征性的脑电图改变。

    三、影像学检查

    (一)头颅CT检查

    1.早期表现:早期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脑室扩大、脑沟增宽等脑萎缩表现,不同年龄儿童的头颅CT表现与成人不同,儿童头颅在发育过程中,脑室和脑沟的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出现脑萎缩时,儿童可能更易被家长发现头围等变化相关联,而成人则可能通过脑沟脑回的改变来判断。

    2.晚期表现:晚期可见弥漫性脑萎缩,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性受累,脑室系统普遍扩大,脑沟增宽加深,这种影像学改变在不同年龄患者中都可出现,但儿童由于脑还在发育,脑萎缩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二)头颅MRI检查

    1.早期改变:头颅MRI比CT更敏感,早期可发现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内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改变,主要累及皮质下白质,在儿童和成人中均可出现,但儿童的脑白质发育情况与成人不同,儿童脑白质相对较少,病变显示可能不如成人清晰,但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明显。

    2.晚期改变:晚期可见广泛脑萎缩,皮质和皮质下萎缩明显,脑室系统扩大,脑沟增宽,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的细微结构改变,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都有重要价值,儿童患者由于脑的发育阶段,MRI显示的脑萎缩等改变需要与正常脑发育阶段的影像学表现相鉴别。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