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肝性脑病的饮食护理

肝性脑病的饮食护理

2025年09月30日 13:05:27
病情描述:

肝性脑病的饮食护理

医生回答(1)
  • 张引强
    张引强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肝性脑病患者饮食需从多方面安排,碳水化合物为主保证每天300-400g,急性期严格限蛋白至20g以下,缓解期渐增蛋白且优先植物蛋白,脂肪每天40-50g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采用少量多餐进食方式。

    一、能量供应的饮食安排

    1.碳水化合物为主:肝性脑病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一般每天供给300-400g左右。碳水化合物可提供稳定的能量,且在肠道中分解产生的葡萄糖能为大脑提供能量,同时有助于减少肌肉蛋白质的分解。例如,可选择米饭、面条、馒头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以维持患者基本的能量需求,这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有不同病史的患者都至关重要,能保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运转。

    二、蛋白质的合理控制

    1.急性期限制:在肝性脑病急性期,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控制在20g以下。因为蛋白质在肠道中经细菌分解可产生氨等含氮物质,而肝性脑病患者肝脏对氨的代谢能力下降,过多蛋白质摄入会加重氨中毒,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肝脏等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对蛋白质代谢能力更弱,急性期蛋白质限制应更严格;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肝脏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也需严格遵循急性期蛋白质限制要求。

    2.缓解期调整: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以每天0.5-1.0g/kg体重为宜,且优先选择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植物蛋白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较少,产氨也较少。例如,可适当增加豆腐、豆浆等植物蛋白食物的摄入,但要注意逐渐加量,观察患者反应。不同年龄患者在缓解期蛋白质调整时需考虑其生长发育或身体机能情况,如儿童在缓解期蛋白质补充要兼顾生长需求,同时监测血氨等指标;老年患者则要根据其消化功能等情况逐步调整。

    三、脂肪的选择

    1.适量摄入与合理选择:脂肪摄入量一般每天40-50g左右。应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避免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脂质代谢,而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影响肝脏功能。对于有高血脂病史的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选择更健康的脂肪来源;对于肥胖的肝性脑病患者,在控制脂肪摄入时要兼顾体重管理,通过合理选择脂肪种类来满足身体基本需求同时控制体重。

    四、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补充

    1.维生素补充:保证充足的维生素摄入,尤其是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K等。维生素B族参与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维生素K与凝血功能等有关。可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如菠菜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等,橙子富含维生素C。不同年龄患者对维生素需求有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种维生素需求相对较多,要确保其从饮食中获取足够维生素;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可能下降,可适当考虑通过营养补充剂等方式辅助补充维生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矿物质补充:注意钾、钠等矿物质的平衡。对于有腹水等情况的肝性脑病患者,要控制钠的摄入,避免加重腹水;而对于有低钾血症风险的患者,要适当增加含钾丰富食物的摄入,如香蕉、土豆等。不同病史患者在矿物质补充上需根据具体病情调整,如有肾脏病史的患者在矿物质摄入时要考虑肾脏对矿物质的代谢能力,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五、饮食的进食方式

    1.少量多餐: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一般每天可分为5-6餐。这样有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肝脏负担。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胃容量较小,少量多餐更符合其消化特点;老年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少量多餐也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加重胃肠道和肝脏的负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