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血压仪怎么量才准问
电子血压仪怎么量才准
-
测量血压需注意多方面要点,测量前要在适宜环境休息、避免影响因素且保证身体与心脏水平;测量时要选合适袖带并正确佩戴,按操作要点使用血压仪;测量后要确认读数、记录保存,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有各自测量要点。
一、测量前的准备
1.环境要求
测量时应在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下测量,因为温度变化可能会影响血压的测量值。例如,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血管收缩,可能导致血压暂时性升高;而在过热环境中,血管扩张,可能使血压测量值偏低。
测量前30分钟内应避免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血压的测量结果。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刺激交感神经,使血压升高;酒精、咖啡和浓茶中的成分也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干扰血压的正常测量。
2.身体准备
测量前应休息至少5分钟,采取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腿部不要交叉,上臂裸露并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如果是卧位测量,也要使上臂与心脏位置平齐。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因为心脏水平位置是血压测量的标准位置,若上臂位置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血压的正确读数。
二、测量时的操作要点
1.袖带的选择与佩戴
选择合适大小的袖带至关重要。袖带的气囊应至少包裹80%的上臂,袖带的宽度应能覆盖上臂的40%-50%。如果袖带过窄,测得的血压值会偏高;如果袖带过宽,测得的血压值会偏低。例如,对于成人,一般使用宽度为12-14厘米、长度为22-26厘米的袖带较为合适。
将袖带平整地缠在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约2.5厘米处,松紧度以能插入1-2个手指为宜。过紧会导致血管受压,使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过松则会有漏气现象,导致测量值不准确。
2.血压仪的操作
正确启动电子血压仪,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一般来说,按下开始测量按钮后,仪器会自动充气、放气并显示血压值。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身体。因为说话或身体移动可能会影响血流,从而干扰血压的测量结果。
三、测量后的注意事项
1.读数的确认
读取电子血压仪显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正常情况下,收缩压应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应在60-89mmHg之间。如果第一次测量结果异常,应稍等片刻后再次测量,一般建议间隔1-2分钟后复测,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值。
2.记录与保存
将测量的血压值记录下来,包括测量日期、时间、收缩压、舒张压等信息。这样有助于患者自身对血压变化的监测,也方便在就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血压情况。对于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定期记录血压变化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
四、特殊人群的测量要点
1.儿童
儿童测量血压时,应选择合适大小的儿童专用袖带。儿童的血压测量方法与成人有一定差异,由于儿童血管较细,测量时要更加小心操作。例如,对于婴幼儿,可采用卧式测量,袖带的选择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上臂围来确定。同时,儿童在测量时可能会不配合,家长应尽量安抚儿童,使其保持安静,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老年人
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测量时更要注意操作的轻柔。袖带的佩戴和充气放气过程都要缓慢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对老年人的血管造成过度刺激。此外,老年人可能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测量时应先测量卧位血压,再测量坐位血压,对比两者的差异,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老年人的血压状况。
3.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在测量血压时,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监测血压,最好每天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状态下测量。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应增加测量次数。同时,要注意测量环境和操作的规范性,以确保测量结果能准确反映血压的真实情况,从而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