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是怎么回事

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是怎么回事

2025年09月30日 20:14:34
病情描述:

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何强
    何强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是病情凶险的肝脏疾病,病因有病毒感染、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病、缺血缺氧等,临床表现有黄疸、肝性脑病、出血倾向、肝肾综合征等,诊断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肝性脑病评估,治疗原则包括支持治疗、针对病因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病因

    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例如,部分急性重型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大量肝细胞坏死,进而引发爆发性肝功能衰竭,相关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过度激活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的损伤过程。

    药物:某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可引起爆发性肝功能衰竭,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代谢产物会损伤肝细胞,当过量时这种损伤加剧,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攻击肝脏组织,破坏肝细胞,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进展为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自身抗体的产生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自身抗体攻击肝细胞导致肝细胞损伤坏死。

    缺血缺氧:大面积肝缺血(如肝动脉或门静脉血栓形成)或缺氧(如休克、心力衰竭等)可导致肝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引发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黄疸:患者血清胆红素迅速升高,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且黄疸进行性加重,这是由于肝细胞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所致。

    肝性脑病:早期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性格改变,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是因为肝功能严重受损,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清除,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出血倾向:由于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患者可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大出血。

    肝肾综合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等,是因为肝功能衰竭导致肾脏灌注不足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诊断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指标: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通常大于171μmol/L,谷丙转氨酶(ALT)等转氨酶可先升高后迅速下降,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这是肝细胞大量坏死的重要指标。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反映凝血因子合成功能严重障碍。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等检查可了解肝脏大小等情况,肝脏可能缩小等,有助于辅助诊断。

    肝性脑病的评估: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等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肝性脑病及严重程度。

    治疗原则

    支持治疗: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血糖等,保证营养供应。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药物引起,需停用相关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根据情况考虑抗病毒治疗等。

    人工肝支持治疗:通过人工肝设备清除体内毒素等,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争取时间。

    肝移植:对于病情严重、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肝移植是挽救生命的有效手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爆发性肝功能衰竭可能由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由于儿童肝储备功能相对较差,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需要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肝功能指标,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且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营养支持等,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对预后影响较大。

    孕妇:孕妇发生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较为凶险,不仅要考虑母亲病情,还要关注胎儿情况,治疗时需谨慎选择药物等治疗手段,因为一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需要在保障母亲生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可能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爆发性肝功能衰竭往往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更加谨慎,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同时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恢复能力相对较弱,预后可能相对较差,需要加强护理和监测。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