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得了尿结石问
怎么判断得了尿结石
-
判断是否得了尿结石可通过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症状方面,肾或输尿管结石会引发肾区或腰部绞痛,可放射至膀胱或会阴部,约80%患者有血尿,膀胱或尿道结石会引起排尿异常,结石合并感染会有感染症状;辅助检查上,尿液分析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及细菌等,影像学检查中超声为首选项,腹部X线平片对阴性结石不敏感,CT为诊断金标准,静脉尿路造影因缺陷逐渐被CT替代;特殊人群中,孕妇应避免X线检查,儿童症状可能不典型,老年人需排除其他病因,有既往病史者为高发人群;诊断流程上,急性发作期优先行超声及尿常规检查,稳定期完善CT检查并做代谢评估,复杂结石需多学科协作;预防与生活方式调整上,饮食要保证饮水量、减少特定食物摄入,适当运动,结石排出后需定期复查。出现相关症状或存在高危因素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一、典型症状与体征
1.疼痛: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常引发肾区或腰部剧烈绞痛,呈阵发性发作,可向膀胱或会阴部放射。疼痛程度与结石大小、位置及活动度相关,小结石移动性大时疼痛更剧烈。
2.血尿:约80%患者存在镜下血尿,部分可见肉眼血尿。血尿程度与结石对尿路黏膜的损伤程度相关,剧烈运动后可能加重。
3.排尿异常:膀胱结石或尿道结石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流中断,甚至急性尿潴留。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疼痛或会阴部不适。
4.感染症状:结石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引发脓毒血症。
二、辅助检查
1.尿液分析:尿常规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及细菌,提示尿路感染或结石损伤。尿pH值异常(如尿酸结石多见于酸性尿,磷酸钙结石多见于碱性尿)对结石类型判断有参考价值。
2.影像学检查:
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可发现直径≥2mm的结石,并评估肾积水程度。但受肠道气体干扰,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显示率较低。
腹部X线平片(KUB):可显示90%以上的含钙结石,但对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等阴性结石不敏感。
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为诊断金标准,可明确结石位置、大小、数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尤其适用于急诊患者。
3.静脉尿路造影(IVU):可评估肾功能及尿路解剖结构异常,但因检查时间较长、存在辐射,现已逐渐被CT替代。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避免X线检查,优先选择超声或低剂量CT。若出现急性肾绞痛,需警惕结石合并感染对胎儿的影响。
2.儿童:结石症状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家族史(如胱氨酸尿症)、代谢异常(如高钙尿症)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3.老年人:需排除前列腺增生、泌尿系肿瘤等其他病因导致的排尿异常。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者,需评估手术风险。
4.既往病史:有泌尿系结石病史、反复尿路感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等病史者,为结石高发人群,需定期复查。
四、诊断流程建议
1.急性发作期:优先行超声及尿常规检查,快速排除其他急腹症(如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
2.稳定期:完善CT检查明确结石特征,并行代谢评估(如24小时尿钙、尿酸、草酸测定),指导预防复发。
3.多学科协作:复杂结石(如鹿角形结石、合并肾功能不全)需泌尿外科、肾内科、营养科联合制定治疗方案。
五、预防与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每日饮水量≥2000ml,保持尿量≥2000ml/d。减少高草酸(如菠菜、巧克力)、高嘌呤(如动物内脏、海鲜)食物摄入,控制钠盐及蛋白质摄入量。
2.运动:适当跳跃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结石移位引发肾绞痛。
3.定期复查:结石排出后需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
若出现上述症状或存在结石高危因素,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肾功能损害。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