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亚急性肝衰竭怎么办

亚急性肝衰竭怎么办

2025年09月30日 20:25:32
病情描述:

亚急性肝衰竭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张剑
    张剑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亚急性肝衰竭的治疗包括一般支持治疗(卧床休息、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病因治疗(针对病毒感染、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采取相应措施)、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肝移植(评估适应证及术后管理)和并发症防治(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等的防治),不同年龄段患者在治疗各环节需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调整。

    一、一般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担,对于各年龄段患者均适用,儿童患者需有家属陪伴确保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营养支持:保证热量摄入,一般成人每日热量需维持在2000-2500千卡左右,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等调整。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生长发育需求提供合适热量及营养物质,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可通过口服或肠内营养制剂补充,若无法经口摄入则考虑肠外营养。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如钠、钾、氯等,以及酸碱平衡情况。成人需定期检测血生化,儿童患者由于代谢较快,更需频繁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液方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二、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相关:如果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亚急性肝衰竭,对于符合抗病毒指征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乙肝病毒药物,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同年龄患者用药选择有差异,儿童患者用药需权衡利弊。如果是甲肝、戊肝病毒引起,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甲肝、戊肝多为自限性,但重症患者仍需积极处理。

    药物性肝损伤相关:立即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不同年龄人群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不同,儿童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更敏感,需特别注意用药史询问,查找可能的致病药物并杜绝再次接触。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导致的亚急性肝衰竭,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等,但要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调整剂量和疗程,儿童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三、人工肝治疗

    血浆置换:通过置换患者血浆,清除毒性物质等,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但儿童患者需根据体重等调整血浆置换量。其原理是利用血浆分离器将患者血浆与血细胞分离,弃去含毒性物质的血浆,补充正常血浆,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内环境。

    血液灌流:利用灌流器中的吸附剂吸附患者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对各年龄段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均有应用,儿童患者同样可采用,需注意灌流器的选择及操作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等问题。

    四、肝移植

    适应证评估: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需评估肝移植适应证。不同年龄患者评估标准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由于其肝脏再生能力等特点,肝移植的时机选择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一般来说,当患者出现难以纠正的肝性脑病、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时,可能需考虑肝移植。

    术后管理:肝移植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不同年龄患者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方案不同,儿童患者要考虑其生长发育及免疫抑制相关的感染等风险,需密切监测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五、并发症防治

    肝性脑病: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等,成人可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评估,儿童患者有相应的儿童意识评估方法。减少肠道内毒性物质产生和吸收,可使用乳果糖等药物,调整饮食中蛋白质摄入,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安排。

    感染: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易发生感染,各年龄段均需注意。成人要注意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感染,儿童患者由于免疫力相对低下,更要加强口腔、皮肤等部位护理,预防医院内感染,一旦发生感染需及时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抗菌药物,但要考虑不同年龄患者的药物代谢及不良反应。

    肝肾综合征:密切监测肾功能,对于出现少尿等情况的患者,要维持有效血容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措施,儿童患者的肾功能代偿能力较差,需更精细的监测和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