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肝性脑病症状

肝性脑病症状

2025年09月30日 14:52:17
病情描述:

肝性脑病症状

医生回答(1)
  • 张剑
    张剑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肝性脑病有多种相关表现,意识障碍方面急性肝性脑病前驱期有轻度性格行为改变等,昏迷前期意识错乱等,昏睡期大部分时间昏睡,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神经系统表现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改变、病理反射阳性;智能减退有认知功能障碍、定向力障碍;还有视力障碍、精神症状等,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有一定差异。

    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对时间、地点、人物的辨别能力)和理解力均减退,例如对时间、人物等的判断出现错误,可出现昼睡夜醒的情况,有明显的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巴宾斯基征阳性等。该阶段患者的症状会随着病情进展而加重,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的患者,如患有肝硬化等疾病,此阶段的出现提示病情向更严重方向发展。

    昏睡期:患者大部分时间处于昏睡状态,但可被唤醒,醒时尚可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肌张力增高,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抵抗力。此阶段患者的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可能会在昏睡期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如肺部感染等,需要更加密切的护理。

    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被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等。该阶段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能会出现明显变化,如呼吸、血压等,对于儿童肝性脑病患者,昏迷期的预后可能与儿童的基础健康状况、肝性脑病的病因等多种因素相关,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神经系统表现

    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较为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患者可出现双手平伸时,手指出现不规则的扑翼样抖动。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基底节病变及小脑共济失调有关。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特点,可能在震颤的频率、幅度等方面与成人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患者的扑翼样震颤可能相对较轻微,但仍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肌张力改变:前驱期及昏迷前期患者可出现肌张力增高的情况,而到了昏迷期肌张力可降低。不同年龄患者的肌张力改变可能影响其运动功能,对于老年患者,肌张力增高可能导致行动更加不便,增加跌倒等风险;对于儿童患者,肌张力异常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运动发育和姿势控制。

    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等病理反射可呈阳性,这是由于脑部病变导致锥体束受损所致。在儿童肝性脑病患者中,病理反射的出现需要结合其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因为儿童正常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阶段性的反射表现,与病理反射需要加以区分。

    智能减退相关表现

    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记忆力减退、计算力下降等情况,例如不能准确计算简单的算术题等。对于有长期肝病病史的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肝性脑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这种情况,而儿童患者如果出现肝性脑病,可能会影响其学习能力和认知发育,导致在学校等环境中的表现下降。

    定向力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出现障碍,如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年份、自己身处何地、身边人的身份等。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定向力障碍的影响不同,对于成年患者可能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对于儿童患者可能影响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学习。

    其他表现

    视力障碍:部分肝性脑病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甚至失明的情况,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部病变影响视觉中枢或视神经等有关。对于有肝病病史的患者出现视力异常,需要考虑肝性脑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精神症状:除了前面提到的性格、行为改变外,还可能出现恐惧、狂躁等精神症状。在儿童患者中,精神症状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情绪极度不稳定等,与成人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异,这与儿童的心理和神经系统发育特点相关。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