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肝炎综合征是什么问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什么
-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发生于1岁内婴儿以黄疸、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病因有感染、遗传代谢性及其他因素,临床表现为黄疸、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诊断需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针对病因和对症支持,预后与病因相关,婴儿护理要注意皮肤清洁、观察情况、合理喂养及定期复查
一、病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等感染较为常见。出生后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等也可引起。例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可通过母婴传播等途径使婴儿感染,进而引发婴儿肝炎综合征,相关研究表明巨细胞病毒是导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细菌感染:某些细菌感染也可能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如败血症等,但相对病毒感染来说,比例相对较低。
2.遗传代谢性因素
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婴儿肝炎综合征,如半乳糖血症,这是由于患儿体内缺乏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使半乳糖不能正常代谢,蓄积在体内引起肝脏等多器官损害;果糖不耐受症等也可引发类似表现。
3.其他因素
胆汁排泄障碍,如胆道闭锁等,可导致胆汁在肝脏内淤积,引起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出现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相关表现。
二、临床表现
1.黄疸:大多数患儿以黄疸为首发症状,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且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3周仍不消退甚至进行性加重。
2.肝脏肿大:体检时可发现肝脏增大,质地可硬可软,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肿大特点可能有所差异。
3.肝功能异常: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或间接胆红素不同程度升高,同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异常。
三、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母亲孕期情况,如是否有感染史、用药史等;婴儿出生后的喂养情况、有无异常症状出现等。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肝脏大小、质地,黄疸程度等。
3.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如上述提及的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检测。
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学检测(如巨细胞病毒DNA检测等)、TORCH筛查(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因素。
代谢性疾病相关检查:如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活性检测等,用于排查遗传代谢性疾病。
4.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可用于观察肝脏、胆道等结构情况,有助于排查胆道闭锁等疾病;必要时可进行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肝脏等脏器的形态结构。
四、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病毒药物,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注意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等;对于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则需要限制半乳糖摄入等针对性饮食治疗。
对于胆道闭锁等疾病,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干预。
2.对症支持治疗
黄疸明显时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维持患儿正常的营养状态,因为肝脏疾病往往会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
五、预后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预后与病因密切相关。如果是感染因素引起且能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部分患儿预后较好,黄疸可消退,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而如果是遗传代谢性疾病或胆道闭锁等严重病因引起,预后相对较差,可能会遗留肝功能损害、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六、特殊人群(婴儿)护理及注意事项
婴儿患婴儿肝炎综合征时,护理上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因为黄疸患儿皮肤瘙痒,要避免患儿搔抓皮肤引起感染;密切观察患儿黄疸变化情况、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在喂养方面,要保证营养供给,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如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要注意饮食均衡等。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带患儿进行复查,监测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