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心率才准确问
如何测心率才准确
-
测量心率需选择合适时间,包括清晨醒来时和运动后休息时;有手腕部桡动脉、颈部颈动脉、胸部心尖搏动处等测量部位与方法;还可用电子血压计、智能手环等仪器辅助测量;同时情绪、身体姿势、药物等因素会影响心率测量准确性。
一、测量时间选择
清晨醒来时:此时身体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测量的心率能较好反映基础心率情况。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清晨心率变化可能提示病情波动,如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升高时往往心率也会相应改变。
运动后休息时:运动后立即测量心率会受运动影响不准确,一般建议运动停止后5-10分钟再测量。比如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后,休息10分钟测量的心率能体现运动对心率的影响程度,对于健身人群可通过运动前后心率变化评估运动强度是否合适。
二、测量部位与方法
(一)手腕部桡动脉测量法
方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轻按在手腕拇指一侧的桡动脉处。计数1分钟内跳动的次数。对于儿童,由于桡动脉较细,操作时需更加轻柔。例如3岁以下儿童,可选择触摸肱动脉,位置在肘窝上方内侧。
意义:桡动脉测量相对方便易行,是常用的自测方法。但如果存在桡动脉搏动异常情况(如先天性桡动脉缺如等)则不适用。
(二)颈部颈动脉测量法
方法: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在颈部气管旁的颈动脉处,注意不要同时按压两侧颈动脉,以防影响脑部供血。计数1分钟心率。对于老年人,颈部皮肤较松弛,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
意义:在桡动脉不易触及时可选择颈动脉测量,但要避免错误操作导致不良后果。
(三)胸部心尖搏动处测量法
方法:将手放在左侧胸部乳头下方心尖搏动处,通过计数搏动次数来确定心率。对于儿童,心尖搏动位置可能相对靠外,需要准确找到位置。例如5-12岁儿童心尖搏动一般在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cm处。
意义:这种方法对于确定心率的准确性较高,但需要准确找到心尖搏动位置。
三、仪器测量辅助
(一)电子血压计测量心率
方法:使用带有心率监测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在测量血压的同时会同步显示心率数值。操作时按照电子血压计的使用说明进行,袖带要正确绑扎在上臂,位置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对于肥胖人群,要选择合适大小的袖带,保证测量准确。
意义:电子血压计测量心率相对便捷,且能同时获取血压和心率信息,对于高血压患者等可定期用其监测心率变化。
(二)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测量心率
方法:选择正规品牌、符合医疗设备标准的可穿戴设备,按照设备使用要求佩戴。一般来说,佩戴位置要准确,如智能手环佩戴在手腕正确位置。对于儿童使用可穿戴设备测量心率时,要注意设备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避免设备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意义:可穿戴设备方便实时监测心率,尤其是对于运动爱好者等可随时了解运动中心率情况,但需要定期校准以保证准确性。
四、影响心率测量准确性的因素
(一)情绪因素
紧张、焦虑、兴奋等情绪会明显影响心率。例如考试前情绪紧张的学生,测量心率时会高于平静状态下的心率。对于患有焦虑症的人群,其基础心率可能就偏快,测量时要注意让被测量者处于相对平静的情绪状态下进行。
(二)身体姿势
卧位、坐位、立位时心率可能不同。一般从卧位改为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心率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通常在10-15次/分钟左右。对于老年人,体位变化时心率变化可能更为明显,因为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下降,测量时应尽量在相同姿势下进行。
(三)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会影响心率,如β受体阻滞剂会减慢心率,而阿托品等药物会加快心率。正在服用药物的患者测量心率时,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因为药物对心率的影响可能干扰测量结果的准确判断。例如正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高血压患者,其基础心率可能低于正常范围,测量时要考虑药物因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