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问
皮肌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
皮肌炎的诊断需综合多方面,临床表现有典型皮肤损害如眶周紫红色斑、Gottron征、皮肤异色症,及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伴疼痛;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肌酶谱升高,有自身抗体如抗Jo-1抗体等;肌肉活检见肌纤维变性坏死等病理表现;肌肉MRI可发现受累肌肉异常信号改变,需综合各方面结果判断,且不同患者需全面考虑相关因素对诊断的影响。
一、临床表现方面
1.皮肤表现
典型的皮肤损害包括眶周紫红色斑,这种皮疹多累及双侧眼睑周围,表现为紫红色的水肿性红斑,可伴有轻度瘙痒,其病理基础可能与局部血管炎等因素有关,是皮肌炎较为特征性的皮肤表现之一。还有Gottron征,即指关节、肘、膝关节伸面的紫红色扁平丘疹,表面可有鳞屑,组织学上可能存在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等改变。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异色症,表现为皮肤红斑基础上出现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等多种皮肤颜色改变的情况,这与皮肤长期受到炎症刺激以及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皮肤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
2.肌肉表现
患者常出现对称性近端肌无力,比如上肢不能高举、不能梳头,下肢不能下蹲、不能上楼等。肌肉无力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累及肌肉组织,导致肌肉纤维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从而影响肌肉的正常收缩功能。同时,可伴有肌肉疼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肌肉会有压痛感,这也是肌肉炎症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实验室检查方面
1.血清肌酶谱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血清肌酶水平常升高。其中,CK是最常用且敏感的指标之一,因为当肌肉受到损伤时,肌细胞内的CK释放入血,导致血清CK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肌肉炎症的严重程度往往呈正相关。例如,在活动性皮肌炎患者中,CK水平可显著升高,甚至可达正常上限的数倍至数十倍。
2.自身抗体
抗Jo-1抗体等自身抗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抗Jo-1抗体阳性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中较为常见,约30%-40%的皮肌炎患者可检测到抗Jo-1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是由于机体自身免疫紊乱,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产生针对自身肌肉、血管等组织的抗体,这些抗体的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皮肌炎以及判断病情的某些特征,如是否合并其他系统的受累等。
三、肌肉活检方面
1.病理表现
肌肉活检可见肌纤维变性、坏死、再生,间质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还可能有少数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通过光镜下观察肌肉组织的这些病理改变,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可以进一步明确皮肌炎的诊断。例如,肌纤维变性、坏死的程度以及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的情况等,对于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四、影像学检查方面
1.肌肉MRI
肌肉MRI可发现受累肌肉的异常信号改变,如T2加权像上可见肌肉水肿呈高信号。通过肌肉MRI检查,可以更早期、更敏感地发现肌肉受累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或轻度肌肉受累的患者,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例如,在一些患者中,临床尚未出现明显肌肉无力等症状时,肌肉MRI已经能够发现肌肉的异常信号改变,从而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在诊断皮肌炎时,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肌肉活检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进行判断。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都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对病情表现和诊断的影响。例如,儿童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更加仔细地观察皮肤和肌肉的表现;女性患者在诊断时要考虑是否与自身免疫相关的内分泌因素等有一定关联;有特殊生活方式或病史的患者,其疾病的表现和诊断也可能受到相应因素的干扰,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后,再根据皮肌炎的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判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