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要做哪些检查问
心衰要做哪些检查
-
心衰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脑钠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血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失常等情况)、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及其他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各检查从不同方面辅助诊断心衰,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心衰。
一、实验室检查
1.脑钠肽(BN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BNP是由心室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NT-proBNP是其无活性的前体片段。在心衰时,心室壁张力增加,会导致BNP和NT-proBNP分泌明显增多,且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BNP>35pg/mL、NT-proBNP>125pg/mL(50岁以下)、NT-proBNP>450pg/mL(50-75岁)、NT-proBNP>900pg/mL(75岁以上)提示心衰可能,但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其基础值可能升高,所以诊断时更要谨慎结合其他检查。比如75岁以上的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单纯NT-proBNP升高不一定就能确诊心衰,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等综合分析。
2.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有无贫血、感染等情况。贫血会加重心脏负担,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诱因之一。例如,慢性心衰患者如果合并贫血,会进一步影响心脏的氧供,导致心衰症状加重;而如果存在肺部感染等情况,也会使心脏的负荷增加,诱发或加重心衰。
二、心电图检查
1.常规心电图: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肥厚等情况。很多心衰患者会伴有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通过心电图可以及时发现。例如,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进而加重心衰。对于有心肌缺血病史的患者,心电图上可能会出现ST-T改变等表现,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这也是导致心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可观察心脏的大小、形态以及肺部的情况。心脏增大是心衰的一个重要体征在X线片上的表现,同时还能看到肺部有无淤血等情况。比如,心衰患者肺部会出现淤血征象,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严重时可出现肺水肿的表现,如肺门呈蝴蝶状阴影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的心衰胸部X线表现与成人有差异,但基本原理相似,都是通过观察心脏和肺部的形态来辅助诊断心衰。
2.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衰最常用的重要检查方法。它可以明确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情况,包括心室的大小、心室壁的厚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等。例如,通过测量射血分数(EF值)来评估心脏的收缩功能,正常EF值大于50%,如果EF值降低则提示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常见于心衰患者。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其生理结构等因素,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解读与男性基本一致,但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而且对于儿童心衰患者,超声心动图同样可以准确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儿科心衰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3.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对于一些复杂的心衰病例,如心肌病等导致的心衰,CMR可以更精准地评估心肌的病变情况,包括心肌的厚度、心肌的纤维化程度等。不过,CMR检查相对费用较高,且需要患者配合,在临床应用中一般是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使用。
四、其他检查
1.冠状动脉造影:如果怀疑心衰是由冠心病引起的,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它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部位等情况。对于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年龄较大、有吸烟史、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当出现心衰症状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例如,发现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时,可以考虑进行介入治疗等改善心肌供血,进而缓解心衰症状。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