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有不明原因的肿块怎么回事问
口腔有不明原因的肿块怎么回事
-
口腔不明原因肿块有良性和恶性病变之分,良性包括黏液囊肿、乳头状瘤、纤维瘤等,恶性有鳞状细胞癌、腺癌等;检查方法有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和病理检查;发现后应及时就诊,良性病变根据情况处理,恶性病变多采用综合治疗,需重视口腔不明原因肿块并及时检查处理。
一、口腔不明原因肿块的常见原因
(一)良性病变
1.黏液囊肿
多因轻微外伤使唾液腺导管破裂,黏液外渗进入组织间隙所致。常见于下唇及舌尖腹侧,表现为半透明、浅蓝色的小肿块,质地软而有弹性。青少年及儿童相对常见,与他们口腔活动较频繁,易造成唾液腺导管损伤有关。
2.乳头状瘤
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可发生在口腔任何部位,呈外生性生长,有乳头状突起,颜色可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其发生与HPV感染相关,免疫力较低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比如长期劳累、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的人。
3.纤维瘤
来源于口腔黏膜的纤维组织,常因局部慢性刺激(如残根、残冠的长期摩擦等)引起。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质地较硬,边界清楚。中老年人相对多见,与长期的口腔局部刺激因素持续作用有关。
(二)恶性病变
1.鳞状细胞癌
是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舌、颊、牙龈、腭等部位。与吸烟、饮酒、咀嚼槟榔等因素密切相关。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口腔黏膜,增加鳞状细胞癌的发生风险;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口腔黏膜,降低局部免疫力;咀嚼槟榔会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进而增加癌变几率。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相对多于女性。
2.腺癌
唾液腺来源的腺癌较为常见,如腭部腺癌等。肿瘤生长部位与唾液腺分布相关,患者可出现口腔内肿块,伴有疼痛、面瘫等症状(如来自腮腺的腺癌可能影响面神经功能)。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中老年居多。
二、相关检查方法
(一)临床检查
医生会详细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还会检查周围组织情况,如有无淋巴结肿大等。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其口腔卫生情况及是否有不良习惯,如吮指、咬唇等可能导致口腔病变的习惯。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用于了解肿块是否累及颌骨等情况,如颌骨囊肿、颌骨恶性肿瘤等可通过X线发现骨质的破坏等改变。对于儿童,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采用合适的曝光条件。
2.CT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等有重要价值。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口腔内肿块是否累及邻近的肌肉、神经等结构。
3.MRI检查
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在判断肿瘤的软组织侵犯情况等方面优于CT。对于口腔内肿块的诊断及分期有重要意义。
(三)病理检查
是确诊口腔肿块性质的金标准。通过切取或穿刺等方法获取肿块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明确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以及具体的病理类型。对于儿童进行病理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减少对儿童的创伤和心理影响。
三、应对建议
(一)及时就诊
一旦发现口腔有不明原因的肿块,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尽快到口腔科就诊。儿童出现口腔肿块时,家长要重视,因为儿童表述可能不清晰,家长应密切观察肿块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就医。
(二)根据检查结果处理
1.良性病变的处理
如果是黏液囊肿,较小的可暂观察,较大的可通过手术切除;乳头状瘤可手术切除并进行HPV相关检测及后续随访;纤维瘤一般手术切除,同时要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调磨锐利的牙尖、拔除残根残冠等。
2.恶性病变的处理
鳞状细胞癌等恶性肿瘤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对于儿童患者,要充分评估其生长发育情况,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同时要注重心理支持和营养支持。
总之,口腔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及时的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进行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