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老人为什么会出现褥疮

老人为什么会出现褥疮

2025年09月30日 13:01:52
病情描述:

老人为什么会出现褥疮

医生回答(1)
  • 陈明春
    陈明春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他提问

    老人褥疮受压力、营养、皮肤潮湿及自身等多因素影响,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是压力因素,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是营养因素,汗液、尿液粪便刺激是皮肤潮湿因素,年龄相关皮肤变化、基础疾病、活动能力下降是自身因素,需通过定期翻身、保持清洁干燥、保证营养均衡等预防,已出现褥疮要依程度护理,家属和护理人员需多关心观察降低风险。

    摩擦力:老人皮肤相对较薄、松弛,当被移动或衣物与皮肤摩擦时,皮肤的角质层易被损坏,使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比如为老人翻身或挪动身体时操作不当,皮肤与床单、衣物之间产生摩擦,会损伤皮肤表层,增加褥疮发生风险。

    剪切力:剪切力是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的进行性相对移位所引起的,与体位有密切关系。当老人半卧位时,皮肤和皮下组织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就会形成剪切力,使血管被拉长、扭曲,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组织缺氧坏死,进而引发褥疮。

    营养因素

    蛋白质缺乏: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老人若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皮肤组织的修复能力。例如,一些老人因牙齿缺失、消化功能减退等原因,蛋白质摄入过少,导致皮肤组织更新缓慢,对压力等因素的耐受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褥疮。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皮肤健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缺乏时会影响皮肤的完整性;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老人若饮食不均衡,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就可能因维生素缺乏而增加褥疮发生的可能性。比如长期素食且不额外补充维生素的老人,更易出现皮肤问题,进而引发褥疮。

    微量元素缺乏:锌等微量元素与皮肤的愈合和修复密切相关。老人若体内锌元素缺乏,会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再生,不利于皮肤受损部位的修复。例如患有慢性疾病导致营养吸收障碍的老人,可能存在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增加了褥疮发生几率。

    皮肤潮湿因素

    汗液刺激:老人皮肤汗腺萎缩,汗液分泌减少,但在活动、发热或环境温度较高时仍会出汗。汗液会使皮肤处于潮湿状态,皮肤角质层被浸软,抵御外力的能力下降。比如老人因疾病卧床,活动量少,局部皮肤出汗后未能及时清理,就容易受到汗液刺激而发生褥疮。

    尿液、粪便刺激:老人若存在大小便失禁情况,尿液和粪便中的酸性物质、酶等会刺激皮肤,使皮肤酸碱度改变,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长期受尿液、粪便刺激的部位,如会阴部、臀部等,更容易发生褥疮。例如失禁老人未及时更换尿布,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被刺激的环境中,大大增加了褥疮发生风险。

    老人自身因素

    年龄相关皮肤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皮肤变薄、干燥,弹性降低,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对压力、摩擦等外界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比如老年人大腿内侧、臀部等部位的皮下脂肪逐渐减少,皮肤更加脆弱,更容易因压力等因素出现褥疮。

    合并基础疾病:许多老人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例如糖尿病老人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皮肤修复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褥疮;心血管疾病老人心功能不全时,身体末梢血液循环差,也增加了褥疮发生的可能性。

    活动能力下降:老人活动能力减弱,长期卧床或坐轮椅,身体不能自主变换体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持续受阻,从而易引发褥疮。比如患有严重关节炎、偏瘫等疾病的老人,活动受限,更易发生褥疮。

    对于老人褥疮的预防,要注意定期为老人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证营养均衡等。对于已出现褥疮的老人,要根据褥疮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轻度褥疮可通过局部减压、保持创面清洁等方法促进愈合,严重褥疮则需及时就医进行专业处理。同时,家属和护理人员要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密切观察老人皮肤状况,尽可能降低褥疮发生的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