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类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类

2025年10月09日 17:26:46
病情描述: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类

医生回答(1)
  • 张定国
    张定国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不稳定型心绞痛分为静息型心绞痛(休息时发作、时长较长,机制多样,中老年人等易患)、初发型心绞痛(近1-2月新发、轻度活动可诱发,与不健康生活方式等有关)、恶化型心绞痛(稳定劳力性心绞痛基础上发作变化、程度加重,中老年人等易患且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

    静息型心绞痛:通常是在休息状态下发作,发作时间相对较长。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心肌耗氧量增加或供血减少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在夜间睡眠中因冠状动脉痉挛而诱发静息型心绞痛,这可能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导致冠状动脉收缩有关。在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中老年人相对更常见,这与他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高有关;在性别上,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病,但男性发病率相对略高一些;有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发生静息型心绞痛的风险更高。

    初发型心绞痛:通常是指过去1-2个月内新发的心绞痛,且轻度活动即可诱发。其病理基础往往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斑块的破裂、出血等导致局部血管狭窄程度不稳定,轻微的血流变化就可诱发心绞痛发作。初发型心绞痛在年轻人群中也可能出现,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高脂血症等代谢异常的人群也更容易发生初发型心绞痛。

    恶化型心绞痛:是指在相对稳定的劳力性心绞痛基础上,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发心绞痛的活动阈值明显降低。这往往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病变程度加重,可能出现斑块的进一步破裂、血小板聚集等情况导致血管狭窄进一步加重。在年龄上,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肥胖、有家族冠心病史等,更容易出现恶化型心绞痛的进展。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