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房扑动的特征

心房扑动的特征

2025年10月09日 19:46:35
病情描述:

心房扑动的特征

医生回答(1)
  • 张定国
    张定国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心房扑动具有特定心电图特征,即心房活动呈规律锯齿状扑动波(F波),频率250-350次/分钟,心室率或规则或不规则,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但有特殊情况时可异常;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儿童有烦躁不安等,成年人有心悸等,老年人可诱发或加重基础心脏病;其血流动力学影响为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功能,心输出量减少,会加重有基础心脏疾病患者的病情。

    心房活动呈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称为F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线消失,在Ⅱ、Ⅲ、aVF或V1导联上最明显,典型房扑的F波频率通常为250~350次/分钟,大多数呈2:1或4:1下传,所以心室率规则。如果传导比例不固定,则心室率不规则。

    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传导、原先有束支传导阻滞或经房室旁路下传时,QRS波群可增宽、形态异常。

    症状表现

    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儿童: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表现,这是因为心房扑动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影响全身器官供血供氧。例如婴儿可能比平时更容易哭闹,且在活动后上述症状加重。

    成年人:常见症状有心悸、胸闷、乏力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这是由于心房扑动时心室率若过快,会使心脏舒张期缩短,心输出量降低,进而影响重要脏器灌注。

    老年人: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基础心脏病,如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绞痛,本身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能使心力衰竭症状恶化,因为心房扑动影响心脏正常的收缩舒张顺序,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加重心脏负担。

    血流动力学影响

    心房扑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心输出量较正常窦性心律时减少。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这种心输出量的减少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例如,原本心功能就处于边缘状态的患者,心房扑动会使心脏泵血功能明显下降,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出现相应的缺血缺氧表现。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