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名词解释问
心电图名词解释
-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通过体表电极捕捉电信号记录成曲线,其中P波反映心房除极,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T波反映心室复极,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U波产生机制不明,各波在正常情况下有相应特征,且受年龄、生活方式、心脏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
P波:代表心房的激动,反映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正常P波形态多呈钝圆形,宽度一般小于0.12秒,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mV。年龄方面,儿童的P波可能在形态和振幅上与成人有差异,比如婴幼儿的P波振幅相对可能稍高一些;生活方式方面,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可能影响P波的形态,但一般是短暂的。
QRS波群:代表心室的激动,反映心室除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QRS波群时间一般小于0.12秒,不同导联上QRS波群的形态和振幅有所不同。在年龄上,儿童的心室除极时间相对可能较短;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QRS波群时间可能会延长,比如心肌病患者可能出现QRS波群增宽等改变。
T波:代表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T波形态一般光滑,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正常T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胸导联T波振幅可以较高。年龄因素会影响T波,新生儿的T波可能在某些导联有特定表现;生活方式中,吸烟、饮酒等可能对T波产生一定影响,但通常是轻微的,若有心脏病变基础,影响可能更明显。
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ST段多为等电位线,可有轻微偏移,但偏移范围一般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05mV,胸导联不超过0.1mV。不同年龄人群ST段可能有生理差异,比如老年人的ST段可能更易出现轻度偏移;有冠心病等病史的人群,ST段偏移可能提示心肌缺血等情况。
U波:U波产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心室肌的后继电位有关,U波方向与T波方向基本一致,振幅一般小于同导联T波的1/10,宽度约0.1-0.3秒。年龄对U波有影响,儿童的U波特点可能与成人不同;对于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如低钾血症,可能出现U波异常增高、增宽等改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