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改变问
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改变
-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较常见心电图现象,其心电图改变有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V2-V5导联常见,幅度0.1-0.6mV左右)、J点抬高与ST段延续、常伴ST段抬高出现T波高耸;本身良性但需与急性心肌梗死等鉴别,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心电图改变需结合其生理特点综合评估。
ST段抬高:
形态: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这是早期复极综合征最典型的ST段改变特征。在V2-V5导联较为常见,也可出现在其他导联。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0%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ST段抬高出现在V2-V5导联。
范围:ST段抬高的幅度一般在0.1-0.6mV之间,少数患者可超过0.6mV。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ST段抬高幅度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青壮年人群ST段抬高幅度相对较青壮年女性可能与激素等因素有一定关联,但总体上主要依据ST段形态和幅度来判断。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患者,ST段抬高的形态和幅度变化可能需要更谨慎评估,因为基础病史可能影响心电图表现。
J点抬高:J点是QRS波群终点与ST段起始点的交点,早期复极综合征时J点常抬高,与ST段抬高相延续,形成ST段抬高的起始部分。J点抬高可使ST段起始部上移,与正常心电图的ST段起始形态不同。
T波改变:常伴随ST段抬高出现T波高耸,T波升支与ST段抬高部分相连,降支相对较陡。在ST段抬高的导联,T波振幅增高,例如在V2-V5导联,T波高耸较为常见。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运动人群,其T波改变可能与非运动人群有一定区别,但总体上早期复极综合征的T波改变是在ST段抬高基础上的伴随表现。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在判断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改变时,需要结合家族史综合分析,因为家族史可能提示遗传等因素对心电图的影响背景。
早期复极综合征本身一般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心电图变异,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急性心肌梗死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儿童的心脏电生理特点与成人有一定差异,早期复极综合征在儿童中的心电图改变可能在ST段抬高幅度、导联分布等方面与成人有所不同,临床医生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来准确判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情况;对于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一定变化,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也需要结合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