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心绞痛和心肌梗塞问
如何区分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
心绞痛与心肌梗塞在疼痛特点、伴随症状、心电图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方面有不同,老年、女性、儿童等特殊人群表现也有差异,需综合鉴别。心绞痛疼痛性质、持续时间、诱因、缓解方式等与心肌梗塞不同,伴随症状相对较轻,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有特点;心肌梗塞疼痛更剧烈、持续久,伴随严重并发症,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有特征性动态改变,特殊人群表现需细致考量。
心肌梗塞:疼痛程度往往更为剧烈,呈压榨性剧痛或撕裂样、濒死感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多超过30分钟,可达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诱因不明显,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往往不能缓解。
伴随症状
心绞痛:伴随症状相对较少,可能在疼痛剧烈时出现出汗,但一般程度相对较轻,很少出现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表现。
心肌梗塞:常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等严重并发症,对生命威胁较大。
心电图表现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改变,但发作缓解后心电图可恢复正常。不同个体心电图变化可能不同,一些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静息时心电图可能正常,但在发作时会出现相应心肌缺血的改变。
心肌梗塞:心电图有特征性和动态性改变。超急性期可出现高大T波;急性期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病理性Q波;亚急性期ST段逐渐回落,T波倒置加深;慢性期可残留病理性Q波和T波改变等。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绞痛: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等一般正常或仅有轻微升高,且升高幅度较小,不符合心肌梗塞时的典型动态变化。
心肌梗塞:心肌损伤标志物会显著升高,且有动态变化过程。肌钙蛋白在发病后3-4小时开始升高,10-24小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CK-MB在发病后3-4小时升高,16-24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患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表现可能更不典型,需更加细致观察。女性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可能更多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不典型症状,容易被误诊,而心肌梗塞时也可能有与男性不同的表现,在诊断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儿童一般较少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但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时,也可能出现类似心肌缺血的表现,需要专业医生结合详细病史、检查等进行鉴别。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