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2025年10月09日 16:49:10
病情描述: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黄欣
    黄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多种表现,症状上有发热、心脏杂音、栓塞现象;全身表现包括贫血、脾大、杵状指(趾);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血培养、免疫学检查特征;影像学有超声心动图特征,发热是最常见症状,心脏有新或改变的杂音,赘生物脱落致栓塞,有贫血等全身表现,血培养等有相应特征,超声心动图可发现赘生物。

    一、症状表现

    1.发热:是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多数患者有发热表现,热型不规则,可为低热,也可为中等度热,部分患者体温可超过38℃,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发热表现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2.心脏杂音:原有心脏病的患者可出现新的心脏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发生改变,心脏杂音多为收缩期杂音或双期杂音,杂音的产生是由于赘生物导致瓣膜病变,引起瓣膜反流所致。

    3.栓塞现象: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可导致栓塞,不同部位的栓塞表现不同,如脑栓塞可出现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肾栓塞可出现腰痛、血尿等;肺栓塞可出现胸痛、咯血等。儿童患者发生栓塞时,由于其机体代偿能力与成人不同,可能会出现更迅速的病情变化。

    二、全身表现

    1.贫血: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这是由于感染影响骨髓造血功能以及微血管病性溶血等原因导致,儿童长期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2.脾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大,可通过腹部触诊或超声检查发现,儿童脾大时需密切观察其脾功能情况以及有无脾破裂等并发症风险。

    3.杵状指(趾):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出现杵状指(趾),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慢性缺氧等因素有关。

    三、实验室检查特征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伴有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儿童患者血常规变化可能受其自身生理状态影响,需结合具体年龄阶段分析。

    2.血培养:血培养是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方法,多次血培养阳性率较高,应在使用抗生素前多次采血进行培养,儿童患者采血时需注意无菌操作以及根据年龄准确采集合适量的血液标本。

    3.免疫学检查:部分患者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等,可能与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

    四、影像学特征

    1.超声心动图:可发现瓣膜或心内膜上的赘生物,是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明确赘生物的部位、大小等,儿童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需注意配合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镇静。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