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有哪些症状问
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有哪些症状
-
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发热;约80%-85%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有瘀点、指(趾)甲下线状出血、Roth斑、Osler结节、Janeway损害等周围体征;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可致脑、肾、肺等不同部位栓塞症状;还有乏力疲倦、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不同年龄段患者各症状表现有差异。
心脏杂音:约80%~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多因心瓣膜受累、赘生物形成导致瓣膜反流引起。杂音性质可因赘生物位置、瓣膜损伤程度等不同而有所变化,新出现的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改变往往提示心内膜炎的可能。不同性别患者心脏杂音特点并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患者可能因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影响对杂音的察觉,需更细致检查。
周围体征
瘀点:可出现于皮肤、黏膜、睑结膜等部位,呈针尖大小,压之不褪色,多见于锁骨以上皮肤、口腔黏膜及睑结膜。一般是由于微血管炎或微栓塞所致,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患者出现瘀点时需高度警惕心内膜炎可能。
指(趾)甲下线状出血:呈条纹状,长度不一,通常与血管炎有关,多因微血管损伤出血引起。
Roth斑:为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中心呈白色,多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视网膜血管损伤有关。
Osler结节:为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小的红紫色痛性结节,是免疫复合物在指(趾)垫小动脉内沉积引起微栓塞所致,常见于亚急性患者,儿童患者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需考虑心内膜炎可能。
Janeway损害:主要见于急性患者,为手掌和足底处直径1~4mm的无痛性出血红斑,是微血管炎或微栓塞的表现。
栓塞症状: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可导致不同部位的栓塞。如脑栓塞可引起头痛、呕吐、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肾栓塞可出现腰痛、血尿等;肺栓塞可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不同年龄患者栓塞部位及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脑栓塞相对更常见,且可能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症状可能更隐匿或不典型;老年患者肺栓塞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因老年人血管弹性差等因素,栓子更易脱落至肺部。
非特异性症状
乏力、疲倦:患者常感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这是由于感染导致机体消耗增加,以及心功能受损影响全身供血所致。各年龄段患者均可能出现,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较前减少、精神不振等。
食欲不振、体重减轻: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进而导致体重逐渐减轻,这也是感染和机体代谢紊乱的表现之一。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