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判断标准是什么问
心肌梗死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
心肌梗死通过症状表现、心电图改变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来判断,典型症状为突发持久胸骨后等压榨性疼痛伴多种伴随症状,心电图有特征性及动态演变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如CK-MB、肌钙蛋白有特定升高时间等,综合这些判断,怀疑时需立即就医救治。
一、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突然发作的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疼痛可向左肩、左臂内侧放射,持续时间多在30分钟以上,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部分患者疼痛部位不典型,可能在上腹部、颈部、下颌等部位,容易被忽视。对于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由于痛觉神经不敏感,可能症状不典型,更需警惕。
2.伴随症状:常伴有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恐惧、濒死感等,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表现。
二、心电图改变
1.特征性改变: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面向梗死区域的导联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呈单向曲线,同时伴有T波倒置、病理性Q波形成。不同导联的ST段抬高改变对应不同的心肌梗死部位,如V1-V3导联ST段抬高提示前间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提示下壁心肌梗死等。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一般无病理性Q波形成。
2.动态演变:心肌梗死发生后,心电图会有动态变化过程。在超急性期可表现为高尖T波;急性期ST段逐渐抬高或压低,T波由倒置逐渐加深等;亚急性期ST段逐渐回到基线,T波逐渐变浅;恢复期T波可恢复正常或遗留永久性倒置等。
三、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MB是心肌特异性的酶学指标,在心肌梗死发生后3-8小时开始升高,10-36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其升高的程度与心肌梗死的范围呈正相关。
2.肌钙蛋白(cTn):包括cTnT和cTnI,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cTn在心肌梗死发生后3-6小时开始升高,cTnT持续10-14天,cTnI持续7-10天。cTn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即使是不典型症状的患者,只要cTn升高且有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即可考虑心肌梗死。对于老年患者,其代谢特点可能影响标志物的升高时间,但一旦升高仍有重要诊断意义。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代谢等因素,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可能与非糖尿病患者有一定差异,但cTn等指标仍可作为重要诊断依据。
综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心电图改变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结果,来综合判断是否发生心肌梗死。一旦怀疑心肌梗死,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进行救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