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脏手术 真菌感染

心脏手术 真菌感染

2025年10月09日 13:34:35
病情描述:

心脏手术 真菌感染

医生回答(1)
  • 马为
    马为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心脏手术中真菌感染常见病原体为念珠菌属与曲霉菌属,感染途径包括术后侵入性操作相关及患者自身菌群移位,临床表现有持续发热、手术部位红肿热痛等,诊断可通过微生物培养及影像学检查,治疗用氟康唑针对念珠菌属、伊曲康唑针对曲霉菌等,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考虑肝肾功能发育特点,老年要评估肝肾功能,有基础病史者需强化预防及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心脏手术中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心脏手术相关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主要包括念珠菌属(如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曲霉菌属(如烟曲霉菌等)。念珠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在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术后侵入性操作影响下易引发感染;曲霉菌则常通过空气传播,接触污染环境后可经呼吸道等途径侵袭机体。

    二、感染途径

    1.术后侵入性操作相关:心脏手术中置入的导管、人工血管等侵入性器械为真菌侵入提供了通道,若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易导致真菌定植并引发感染。

    2.患者自身菌群移位: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肠道等部位的常驻真菌可能移位至血液或手术部位,从而引发感染。

    三、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发热、手术部位红肿热痛、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如咳嗽、咳痰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等表现。不同病原体感染的具体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念珠菌感染可能伴有口腔黏膜白斑等局部表现,曲霉菌感染可能在影像学上呈现特殊病灶特征。

    四、诊断方法

    1.微生物培养:通过采集血液、手术部位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真菌培养,是明确病原体的重要依据,可确定具体的致病真菌种类。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等影像学手段有助于发现肺部等部位的真菌感染病灶,辅助诊断。

    五、治疗药物

    抗真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氟康唑,适用于念珠菌属感染;伊曲康唑可用于曲霉菌等感染的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针对性的抗真菌药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心脏术后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更易发生真菌感染,需加强术后护理,密切监测体温及手术部位情况,早期识别感染迹象,在抗真菌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特点,谨慎选择药物及调整用药方案。

    2.老年患者:老年心脏术后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肝肾功能可能减退,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评估肝肾功能状态,避免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同时需关注基础疾病对感染恢复的影响,加强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3.有基础病史患者:对于既往有免疫缺陷病史(如艾滋病等)的心脏术后患者,真菌感染风险更高,需强化预防措施,如严格无菌操作、监测免疫指标等,治疗时需在抗真菌治疗基础上,兼顾基础病史对机体整体状况的影响,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