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新冠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新冠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2025年10月09日 19:14:01
病情描述:

新冠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医生回答(1)
  • 蒋卫民
    蒋卫民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向他提问

    新冠疫苗接种后有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局部常见疼痛、红肿等,全身有发热、疲劳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接种后不良反应有其各自特点,需针对性观察和处理。

    全身不良反应

    1.发热:部分人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7.3-38℃之间,少数人可能出现中热,体温在38.1-39℃之间,极少部分人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发热多在接种后1-3天内出现,持续时间较短,多数1-2天可自行退热。一般低热时可通过多休息、适量饮水来促进体温恢复,中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帮助散热,若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退热措施,但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等相关要求,避免不恰当用药。

    2.疲劳乏力:接种后有些人会感觉疲劳乏力,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全身反应之一,一般经过适当休息后可逐渐缓解,休息时间长短因人而异,通常数天内可恢复正常体力。

    3.头痛:少数人可能出现头痛症状,头痛程度一般较轻,多可忍受,也会在短时间内自行好转,若头痛较明显且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评估。

    4.肌肉酸痛:部分人接种后会出现肌肉酸痛,以接种部位周围肌肉或全身肌肉为主,一般也是在短时间内可自行缓解,通过适当休息、局部轻柔按摩等可能会加速恢复。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后的不良反应与成人有相似之处,但儿童的机体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出现不良反应时需要更加谨慎观察。例如儿童发热时,由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恰当的降温措施,且儿童对药物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使用退热药物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优先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如儿童退热栓剂等,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退热药物。儿童出现疲劳乏力等情况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且休息环境要舒适安全。

    孕妇:孕妇接种新冠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相对特殊,目前研究表明孕妇接种后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与非孕妇人群有一定相似性,但由于孕妇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在出现发热等不良反应时,处理需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咨询专业医生后再采取相应措施,如低热时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法,如适当增加饮水量、保证休息等。

    老年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后,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出现不良反应的表现可能与青壮年有所不同,例如发热时可能体温升高情况不一定典型,或者出现不良反应后恢复时间可能相对较长。老年人出现疲劳乏力等情况时,需要更加充足的休息来促进恢复,且在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准确评估和处理不良反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