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怎么杀死病菌问
新型冠状病毒怎么杀死病菌
-
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有物理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有高温(56℃30分钟或煮沸15-30分钟)、干燥(干燥环境中病毒存活时间短);化学方法有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破坏病毒结构)、过氧乙酸(强氧化性杀灭病毒但有刺激性)、酒精(75%酒精使病毒蛋白质变性),不同人群使用时需注意相关防护等情况。
一、物理方法
1.高温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在56℃环境下持续30分钟可使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变性,从而失去活性。例如,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将物品放置在56℃环境中一定时间能够有效杀灭沾染的新型冠状病毒。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需要对物品进行消毒时,若物品能耐受56℃高温,可采用这种方法。比如,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其使用的一些耐热的生活用品,就可以通过放置在56℃环境中30分钟来消毒。
一般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可以耐受高温的餐具等物品,可通过煮沸的方式进行消毒,水煮沸后持续15-30分钟也能达到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
2.干燥
新型冠状病毒在干燥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相对较短。研究发现,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下,病毒的活性会逐渐丧失。不同年龄的人群在不同生活场景中,如儿童在学校的物品,如果处于相对干燥的环境中,新型冠状病毒存活的概率会降低。对于有呼吸道疾病病史的人群,保持生活环境的适度干燥有助于减少病毒接触的风险。
二、化学方法
1.含氯消毒剂
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可以破坏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结构和核酸等重要成分,从而达到杀灭病毒的目的。例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84消毒液后,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或浸泡,能够有效杀灭沾染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使用含氯消毒剂时,不同年龄的人群需要注意防护,儿童应避免接触,防止误服等情况发生。对于有皮肤敏感病史的人群,使用含氯消毒剂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以免引起皮肤刺激。
2.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等物质,从而起到杀灭病毒的作用。在一些医疗机构的环境消毒中经常会使用过氧乙酸。但过氧乙酸对人体有一定刺激性,不同年龄的人群在接触过氧乙酸消毒后的环境时需要注意通风等。对于儿童,应避免进入正在进行过氧乙酸消毒的未通风区域;对于有呼吸道疾病病史的人群,更要注意在过氧乙酸消毒后充分通风后再进入相关环境。
3.酒精
75%的酒精可以使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病毒。例如,用75%的酒精擦拭手部等皮肤表面,可以有效杀灭沾染的病毒。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使用酒精时要避免接触火源,防止发生危险。对于有皮肤破损病史的人群,使用酒精可能会引起刺痛等不适,应谨慎使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