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低血压是怎么得的

低血压是怎么得的

2025年10月09日 17:32:24
病情描述:

低血压是怎么得的

医生回答(1)
  • 张定国
    张定国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低血压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低血压包括体质性低血压(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常见于体质弱的女性和老年人)和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改变时血压短时间下降,多见于老年人等);病理性低血压涉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血容量不足)、内分泌代谢疾病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其他疾病相关(慢性消耗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一、生理性低血压

    (一)体质性低血压

    多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常见于体质较弱的女性和老年人。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消瘦有关,年轻女性,尤其是体型较瘦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二)体位性低血压

    当从卧位、坐位或蹲位突然站起时,血压短时间内下降,通常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这是因为人体体位改变时,血液重力作用导致血液暂时淤积在下肢等部位,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多见于老年人、长时间卧床者、服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镇静催眠药等)的人群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例如一些老年人在起床时动作过快,就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二、病理性低血压

    (一)心血管疾病相关

    1.心脏疾病:

    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从而引起低血压。例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脏的起搏功能异常,心率过慢,心排出量降低,进而出现低血压症状。

    心肌梗死等心脏器质性病变,心肌受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输出量下降,可引发低血压。比如大面积心肌梗死时,心脏泵血功能显著降低,导致血压降低。

    2.血管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时,左心室射血受阻,心输出量减少,导致低血压。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相关症状。

    大量失血、失液等引起血容量不足,如外伤出血、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呕吐腹泻等情况,会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血压下降。例如外伤导致大量失血,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就会出现低血压。

    (二)内分泌代谢疾病相关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心脏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从而引起低血压。患者还常伴有畏寒、乏力、黏液性水肿等表现。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影响水盐代谢和心血管功能,导致血压降低。患者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乏力、低血糖等症状。

    (三)其他疾病相关

    1.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结核病等,由于疾病长期消耗机体,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可出现低血压。例如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身体极度虚弱,常伴有低血压。

    2.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等,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低血压。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