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量血压时紧张会不会引起血压升高

量血压时紧张会不会引起血压升高

2025年10月09日 12:09:24
病情描述:

量血压时紧张会不会引起血压升高

医生回答(1)
  • 胡信群
    胡信群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向他提问

    量血压时紧张会引起血压升高,其生理机制是紧张使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致心跳加快、外周血管收缩从而血压升高,儿童、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量血压时紧张影响不同,可通过提前适应、放松技巧、医护人员沟通来避免紧张影响血压测量结果。

    1.生理机制方面

    人体在紧张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的β1受体,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大。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就会引起血压升高。例如,有研究通过对大量受测者进行实验发现,在紧张情绪下测量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往往会比平静状态下测量的值明显升高。

    2.不同人群的差异影响

    儿童:儿童在量血压时可能因为对环境不熟悉等原因产生紧张情绪。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紧张引起的血压波动可能相对更明显一些。比如,在儿科门诊中,经常会遇到儿童因为害怕、陌生环境等因素导致量血压时紧张,从而使测量的血压值高于实际安静状态下的血压值。医护人员在为儿童量血压时,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安抚儿童情绪,尽量在儿童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测量,以获得更准确的血压数据。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管硬化等问题,当紧张引起血压升高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能更大。紧张导致的血压波动可能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所以,对于老年人,在量血压前应尽量让其处于平静状态,比如提前让老年人在诊室休息几分钟,舒缓情绪后再进行血压测量,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反映老年人真实的血压情况。

    高血压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在量血压时的紧张情绪可能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这会干扰医生对其血压控制情况的准确评估。高血压患者在就诊时,应尽量放松心情,向医生说明自己在量血压时的情绪状态等情况,以便医生能综合判断血压的真实水平,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3.避免紧张影响血压测量的方法

    提前适应:对于经常需要量血压的人群,比如高血压患者在家自行监测血压时,可以通过多次练习,让自己逐渐适应量血压的环境和操作过程,从而减少紧张情绪。例如,每天固定时间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几次模拟量血压,使身体和心理逐渐适应。

    放松技巧:量血压前可以采用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缓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缓慢呼气,重复几次,这样可以帮助放松身体,缓解紧张情绪。还可以通过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要放松,尽量让自己处于平静的心态。

    医护人员的沟通:医护人员在为患者量血压时,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营造轻松的氛围,耐心地向患者解释量血压的过程,减轻患者的紧张感。比如用温和的语气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受到舒适和被理解,从而使血压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水平。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