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蚊子传播哪些疾病

蚊子传播哪些疾病

2025年10月09日 17:30:14
病情描述:

蚊子传播哪些疾病

医生回答(1)
  • 陆海英
    陆海英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疟疾由按蚊传播疟原虫,疟原虫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增殖致周期性症状,不及时治可危及生命;登革热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病毒,致高热等症状,病毒与抗体形成复合物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寨卡病毒病由伊蚊传播寨卡病毒,多数症状轻,孕妇感染可致胎儿小头畸形;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病毒,致突发高热、剧烈关节疼痛,病毒复制引发炎症反应致关节症状。

    一、疟疾

    1.传播途径及病原体:由按蚊传播,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进入人体后,会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增殖,引起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等症状。全球每年有大量人群受疟疾威胁,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感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感染后病情往往更为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生活在疟疾流行地区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有疟疾流行地区旅居史的人群也需警惕感染。

    2.发病机制: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繁殖,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裂殖子和代谢产物,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和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免疫系统在应对疟原虫时会被激活,引发发热等症状,长期反复感染可能导致贫血、肝脾肿大等并发症。

    二、登革热

    1.传播途径及病原体: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病原体是登革病毒。登革热患者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各年龄人群均可感染登革病毒,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居民普遍有感染风险,儿童感染后可能发展为重症登革热,出现休克、出血等严重情况,生活在蚊虫密度高的地区或有蚊虫叮咬经历的人群需注意防范。

    2.发病机制:登革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细胞内复制,引发免疫反应。病毒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出血、休克等症状。

    三、寨卡病毒病

    1.传播途径及病原体: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病原体是寨卡病毒。大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如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但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胎儿小头畸形等严重后果。各年龄人群均可感染寨卡病毒,尤其是孕妇和胎儿这一特殊人群需高度警惕,生活在蚊虫活跃地区的人群有感染风险。

    2.发病机制:寨卡病毒侵入人体后,在皮肤和淋巴结中的细胞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免疫反应。病毒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小头畸形等严重出生缺陷。

    四、基孔肯雅热

    1.传播途径及病原体:由伊蚊传播,病原体是基孔肯雅病毒。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剧烈关节疼痛等。各年龄人群均可感染,关节疼痛等症状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造成较大影响,生活在蚊虫传播疾病流行地区的人群易感染。

    2.发病机制: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后,在细胞内复制,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关节部位的炎症和疼痛等症状。免疫细胞的激活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参与了发病过程,引起关节组织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