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心肌病怎么治疗问
围产期心肌病怎么治疗
-
围产期心肌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活动、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针对心力衰竭治疗(急性心衰处理、慢性心衰维持)、产科处理(孕期监测、分娩方式选择、产褥期管理)、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女性),病情严重药物无效终末期可考虑心脏移植。
营养支持:给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饮食,保证机体营养需求,促进身体恢复,但要注意控制钠盐摄入,防止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
药物治疗
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可减轻心脏前负荷,缓解水肿症状。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容量负荷,对于围产期心肌病出现水肿的患者适用,但需注意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可改善心室重构。这类药物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长期应用有助于改善心肌的重塑过程,延缓病情进展,但在妊娠期使用需谨慎评估利弊。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适用于无禁忌证的患者,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但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
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处理:当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症状时,需采取端坐位、吸氧等措施,同时可根据情况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等,但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慢性心力衰竭的维持治疗:需长期规范用药,遵循上述药物治疗的相关原则,定期评估心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产科处理
孕期:密切监测孕妇的心功能状况,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根据心功能分级决定孕期的管理,心功能Ⅰ-Ⅱ级者可在密切监护下继续妊娠,但要注意休息;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者,建议尽早终止妊娠。
分娩期:分娩方式的选择需根据心功能情况、胎儿状况等综合决定。心功能良好、胎儿情况正常者可考虑阴道分娩,但需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妇用力;心功能较差者多需剖宫产终止妊娠。分娩过程中要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
产褥期:产后需继续监测心功能,预防感染,保证休息,对于需哺乳的产妇,要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围产期心肌病孕妇病情变化较快,需加强孕期管理,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产检和治疗,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哺乳期女性: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考虑药物是否通过乳汁分泌影响婴儿,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同时要关注自身心功能恢复情况。
心脏移植
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终末期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可考虑心脏移植,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评估手术风险和预后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