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出血热症状

出血热症状

2025年10月09日 21:04:30
病情描述:

出血热症状

医生回答(1)
  • 蒋卫民
    蒋卫民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向他提问

    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不同病期症状不同,发热期急起发热伴全身中毒、胃肠道症状及毛细血管损伤征;低血压休克期热退病情加重,有低血压、休克、血浆外渗及神经症状;少尿期尿量减少,有尿毒症等表现及出血加重;多尿期分三期,处理不当可致水电解质紊乱等;恢复期需1-3个月恢复,少数留后遗症,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发热期:多为急起发热,体温可在39℃-40℃之间,热型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一般持续3-7天。患者同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以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最为突出;胃肠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还可出现毛细血管损伤征,表现为球结膜充血、水肿,软腭及腋下可见出血点等。

    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在发热4-6天,热退病情反而加重是本期的特点。患者可出现低血压,严重时会发生休克。同时可能有明显的血浆外渗现象,表现为球结膜水肿加重,患者还可能出现烦躁、谵妄、昏迷等神经症状。

    少尿期:多发生在病后5-8天,主要表现为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患者可出现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头痛、烦躁、嗜睡、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还可能有出血现象加重,如皮肤瘀斑增加、鼻出血、呕血、便血、尿血等。

    多尿期:一般出现在病后9-14天,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情况可分为移行期、多尿早期、多尿后期。移行期尿量虽增多,但血尿素氮和肌酐等反而上升;多尿早期尿量超过2000ml,氮质血症未见改善;多尿后期尿量每日超过3000ml,可达4000-8000ml,甚至15000ml以上,此期若水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发生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患者表现为乏力、消瘦,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或脑水肿而死亡。

    恢复期:随着尿量逐渐恢复正常,精神、食欲基本恢复,一般需1-3个月,体力才能完全恢复。但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心肌劳损和垂体功能减退等症状。

    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例如儿童患者可能在发热等症状的表现上与成人有所不同,可能病情变化相对更快;女性患者在月经等生理因素影响下,出血等症状可能会有不同的呈现。生活方式不同的患者,比如长期接触野外环境、有鼠类接触史的人群更容易感染出血热。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肾脏基础疾病的人,在出血热少尿期等阶段可能肾脏相关症状会更严重,需要更密切关注和特殊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感染出血热,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需要特别谨慎处理,密切监测母婴情况;老年人感染出血热,机体功能相对较弱,各脏器功能减退,病情可能更重,恢复相对较慢,需要加强护理和监测。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