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2025年10月09日 10:00:03
病情描述: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医生回答(1)
  • 孙宁玲
    孙宁玲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包括QRS波群时限≥0.12秒,V1或V2导联呈rsR’型或M型、ST段压低、T波倒置,I、V5、V6导联S波增宽、ST段轻度抬高、T波直立,同时儿童、老年人、女性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时各有不同情况需结合相应情况综合判断和监测。

    一、QRS波群时限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时限通常≥0.12秒。这是因为右束支传导延迟,使得心室除极时间延长。例如,正常人心室除极时间较短,QRS波群时限一般在0.06-0.10秒之间,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由于右束支传导障碍,导致心室除极过程变慢,QRS波群时限超过0.12秒。

    二、V1或V2导联心电图特征

    QRS波群形态:V1或V2导联呈rsR’型或M型。这是由于右心室除极延迟,最早除极的左心室产生r波,随后右心室除极产生R’波,形成rsR’型。例如,在典型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中,V1导联可清晰看到这种rsR’的波型改变。

    ST-T改变:V1或V2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这是因为心室复极过程与除极过程相关,右束支传导阻滞导致心室除极顺序改变,进而引起复极的异常,表现为ST-T的改变。

    三、I、V5、V6导联心电图特征

    QRS波群形态:I、V5、V6导联S波增宽。因为左心室除极完毕后,右心室仍在除极,使得I、V5、V6导联表现为S波增宽。例如,I导联原本的S波较窄,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时S波增宽,形态发生改变。

    ST-T改变:I、V5、V6导联ST段轻度抬高,T波直立。这也是由于心室复极的异常所导致,与右束支传导阻滞引起的心室除极顺序变化相关,复极过程受到影响从而出现ST-T的相应改变。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时,需结合患儿的病史等情况综合判断。如果是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导致的,要密切关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因为儿童心脏处于发育阶段,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对其心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要定期进行心电图复查以及心脏超声等检查,观察是否有病情进展等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时,要考虑是否合并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发生病变的概率增加。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心脏血管情况以及心肌状况等,同时要注意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在进行其他治疗时要考虑到右束支传导阻滞对心脏功能的潜在影响,谨慎用药等。

    女性:女性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时,一般心电图特征与男性无明显差异,但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妊娠期,要关注心脏负荷的变化。妊娠期女性心脏负荷加重,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加强孕期的心脏监测,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密切观察孕妇的心脏情况以及胎儿的状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