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接种时间怎么算问
狂犬疫苗接种时间怎么算
-
全程暴露后狂犬疫苗有0、3、7、14、28天接种程序,再次暴露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有特殊调整;暴露前预防性狂犬疫苗是0、7、21天接种程序,分别在相应时间接种以激发免疫反应、维持免疫防御。
一、全程暴露后狂犬疫苗接种时间计算
(一)0、3、7、14、28天接种程序
1.受伤当天(0天):被犬、猫等宿主动物致伤后,应尽快到医院或疾控中心处理伤口,同时当天接种第一针狂犬疫苗。这是因为暴露后及时接种疫苗能尽早激发机体免疫反应,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更需争分夺秒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对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也应尽快进行相关操作,以保障健康。
2.第3天:是接种第二针的时间,与第0天的疫苗共同作用,进一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使体内抗体水平逐步上升。
3.第7天:接种第三针,此时体内的抗体水平会持续提高,为抵御狂犬病病毒入侵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4.第14天:接种第四针,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能更好地维持对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力。
5.第28天:接种第五针,完成全程暴露后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经过这五针的接种,机体一般能产生较为持久且有效的免疫保护。
(二)特殊情况的接种调整
1.再次暴露:如果在接种疫苗过程中再次被动物致伤,应依据受伤情况进行处理。若距离上次接种不足3个月,只需加强2针即可;若超过3个月,则需重新全程接种疫苗。对于儿童,由于其活动较为活泼,更容易发生再次暴露的情况,家长需格外留意孩子与动物的接触情况,一旦发生再次暴露,要严格按照上述规则进行处理;对于经常接触动物的特殊职业人群,如兽医等,也需牢记再次暴露后的接种调整规则,以保障自身健康。
2.免疫功能低下者:这类人群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应答可能较弱,需要适当调整接种方案。一般建议在全程接种疫苗后,检测体内抗体水平,若抗体水平不足,可考虑加强接种。儿童中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接种疫苗后的监测和后续处理更为关键;老年人免疫功能通常有所下降,在接种狂犬疫苗后,更应密切关注抗体产生情况,必要时进行加强接种。
二、暴露前预防性狂犬疫苗接种时间计算
(一)0、7、21天接种程序
1.第0天:接种第一针预防性狂犬疫苗,主要是为了使机体开始产生针对狂犬病病毒的免疫记忆。对于一些高风险职业人群,如经常接触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动物的人员,提前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是非常必要的。儿童中若属于经常接触动物的情况,也可考虑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老年人如果从事相关高风险职业,同样可以通过暴露前预防接种来提前做好防护。
2.第7天:接种第二针,进一步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让免疫记忆更加巩固。
3.第21天:接种第三针,完成暴露前预防性狂犬疫苗的全程接种,使机体维持较好的对狂犬病病毒的免疫防御状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