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猝死怎么回事问
扩张型心肌病猝死怎么回事
-
扩张型心肌病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病因多样,不同人群发病风险不同。其猝死机制主要是心律失常,可通过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分层风险。有家族史人群应定期检查,已患患者需遵医嘱治疗、避免诱因,儿童患者要密切监测、个体化治疗及加强护理。
一、扩张型心肌病的基本概况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中毒、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一般来说,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长期大量饮酒、接触某些有毒物质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患病几率。
二、猝死的发生机制
1.心律失常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容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改变,如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肥大等,可使心肌的传导和不应期发生异常,容易触发折返激动等心律失常机制。例如,室性心动过速,尤其是持续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迅速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严重障碍,引发猝死。研究表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出现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事件。
2.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分层
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通过一些指标来评估猝死风险。例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一个重要的指标,LVEF明显降低(如LVEF<35%)的患者猝死风险显著增加。此外,心电图上出现的一些异常表现,如QRS波增宽、频发室性早搏等也与猝死风险相关。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捕捉到患者潜在的心律失常事件,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猝死风险。
三、相关人群的注意事项
1.有家族史人群
有扩张型心肌病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一旦发现异常,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随访和治疗,避免病情进展到容易发生猝死的阶段。
2.已患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按时服用药物(如改善心肌重构、增强心肌收缩力等药物)。同时,要注意避免劳累、感染等诱发因素,感染是扩张型心肌病病情加重和发生心律失常的常见诱因之一,患者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等。生活方式上要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对于猝死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等装置来预防猝死的发生。
3.儿童患者
儿童扩张型心肌病相对少见,但一旦患病,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按照儿科治疗原则进行个体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加强护理,预防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更容易加重病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