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怎么穿刺问
心包积液怎么穿刺
-
心包穿刺相关内容,包括穿刺前准备(评估患者、签署同意书、准备器械)、穿刺操作步骤(选体位、部位、消毒麻醉、进针抽吸)、穿刺后处理(压迫包扎、监测生命体征、送检积液)及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注意事项。
一、穿刺前准备
1.患者评估
需明确心包积液的量、性质等,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定穿刺部位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评估侧重点略有不同,比如儿童患者要考虑其心功能储备相对较差等情况,需更谨慎评估;女性患者若处于特殊生理期等也需综合考量。要了解患者病史,有无出血倾向等基础疾病情况。
签署知情同意书,让患者及家属知晓穿刺的目的、风险等。
2.器械准备
准备好穿刺针、注射器、消毒用品(碘伏、酒精等)、无菌手套、局部麻醉药物等。
二、穿刺操作步骤
1.体位选择
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坐位时身体稍向前倾,半卧位时床头抬起30°-45°,这样有利于心包积液积聚在心脏下部,便于穿刺。
2.穿刺部位选择
常用的穿刺部位有剑突下与左肋弓缘夹角处,此部位进针可避免损伤冠状动脉,适用于少量至中等量的心包积液;另一个部位是心尖部,在左侧第5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cm处进针,但心尖部穿刺有损伤心肌、冠状动脉等风险,需谨慎操作。
3.消毒与麻醉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范围要足够大,一般直径不小于15cm,然后铺无菌洞巾。用局部麻醉药物进行逐层浸润麻醉,从皮肤到心包壁层。
4.穿刺进针
若选择剑突下穿刺,穿刺针与皮肤成30°-45°角,缓慢进针,边进针边抽吸,当抽到液体时停止进针。若选择心尖部穿刺,穿刺针自心尖部朝脊柱方向缓慢进针,同样边进针边抽吸。
5.抽吸积液
抽到积液后,根据需要抽取适量积液进行送检等操作,如进行积液常规、生化、病原学等检查。
三、穿刺后处理
1.压迫与包扎
穿刺完毕后,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部位,然后进行包扎,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液等情况。
2.生命体征监测
穿刺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观察患者有无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积液送检
将抽取的积液及时送检,根据检查结果进一步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心包积液穿刺时要更加轻柔操作,因为儿童心包壁较薄等,要严格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面色、呼吸等,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更需细心监测。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穿刺前要更全面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情况。穿刺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因为老年患者对穿刺刺激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术后要加强观察和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3.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若处于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期,穿刺时要充分评估风险,选择合适的穿刺时机和部位,减少对妊娠等的影响,术后也要注意观察有无特殊的生理变化相关的不适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