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心脏骤停的方法是什么问
抢救心脏骤停的方法是什么
-
心脏骤停的急救包括识别心脏骤停、启动急救系统、进行心肺复苏(含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打开、粘贴电极片、分析心律后除颤),不同人群有相应操作要点,抢救中要关注生命体征变化直至专业人员接手。
一、识别心脏骤停
1.判断意识和呼吸:轻拍并呼喊患者,同时观察有无呼吸,一般判断时间在5-10秒内完成。若患者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仅为喘息),则考虑发生心脏骤停。对于儿童,同样轻拍并呼喊,观察有无呼吸或正常呼吸(如叹气样呼吸)。
二、启动急救系统
1.呼叫急救人员: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在成人心脏骤停时,应尽快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对于儿童,若现场有其他人,也应协助呼叫急救人员。
三、进行心肺复苏(CPR)
1.胸外按压
成人:将患者仰卧于坚硬的平面上,如地板或硬板床。施救者双手交叠,手指翘起,用手掌根部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120次/分钟。
儿童:用一只手或双手按压,儿童(1岁-青春期前)按压深度约为胸部前后径的1/3,大约5厘米,频率同样为100次/分钟-120次/分钟。婴儿(1岁以下)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处,用两手指进行按压,按压深度约为胸部前后径的1/3,大约4厘米,频率100次/分钟-120次/分钟。
2.开放气道
成人:常用仰头抬颌法,一只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下压,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颌骨下方,将下颌向上抬起,使气道开放。
儿童和婴儿:婴儿可用改良的仰头抬颌法,头部轻度后仰即可,避免过度后仰导致气道梗阻加重;儿童头部后仰程度要适当,同样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
成人:在开放气道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看到胸廓起伏即可,每次吹气约500-600毫升气体。
儿童:采用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频率与胸外按压频率配合,如30:2的按压通气比例(即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
婴儿: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注意力度,避免过度通气。
四、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1.打开AED:按照AED的操作提示,打开电源开关。
2.粘贴电极片:将AED的电极片按照图示粘贴在患者胸部,一个电极片贴在右锁骨下方,另一个贴在左乳头外侧。
3.分析心律:AED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若提示需要除颤,在患者胸部无潮湿等影响除颤的情况下,按下放电按钮进行电击除颤。在进行电击除颤时,确保周围人员没有接触患者后再按下按钮。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按压和通气的力度和频率要适当,避免造成肋骨骨折等损伤;对于儿童,要严格按照儿童心肺复苏的操作标准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在整个抢救过程中,要持续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并接手患者的进一步救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