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夏天怎样预防心脑血管病

夏天怎样预防心脑血管病

2025年10月09日 10:25:27
病情描述:

夏天怎样预防心脑血管病

医生回答(1)
  • 马为
    马为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夏季预防心脑血管病需从多方面着手,要合理调节体温,室内温度调至26℃左右,高危人群注意室内外温差;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定时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左右,选合适饮品;适度运动,选凉爽时段,强度适中,基础疾病者运动前咨询医生;保持良好心态,调节情绪;合理饮食,控盐分摄入(每日6克以下)、增蔬果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基础疾病人群密切关注,有不适及时就医。

    一、合理调节体温

    夏天高温环境易使人体血管扩张,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应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中,室内可使用空调等设备将温度调节至26℃左右,保持凉爽舒适,减少体温过高对血管的不良影响。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等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更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从炎热室外进入室内时,不要立刻对着空调直吹。

    二、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夏季人体出汗多,若水分补充不足,血液黏稠度会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可以选择喝白开水、淡茶水等,避免大量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饮品。对于糖尿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代糖饮品等。

    三、适度运动

    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但夏季运动要注意时间和强度。建议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宜。避免在正午阳光强烈时进行剧烈运动,防止因体温过高、出汗过多导致脱水,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患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运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

    四、保持良好的心态

    夏季气温高,容易让人产生烦躁情绪,而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作风险。要学会调节情绪,通过听音乐、冥想、与家人朋友聊天等方式保持心情舒畅。老年人可多参与一些轻松愉悦的活动来打发时间,缓解夏季的烦躁感。

    五、合理饮食

    1.控制盐分摄入: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水钠潴留,升高血压。每日盐分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尽量少吃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

    2.增加蔬果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菠菜、西兰花等,它们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3.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可选择鱼、虾、鸡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食物,减少红肉的摄入,如猪肉、牛肉等,因为红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过多摄入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六、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

    对于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夏季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因为夏季气温变化可能会影响血压、血糖的波动,高血压患者要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若有服用);糖尿病患者要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饮食和降糖方案。老年人更要关注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如有头晕、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