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脏触诊的作用

心脏触诊的作用

2025年10月09日 21:13:54
病情描述:

心脏触诊的作用

医生回答(1)
  • 方媛
    方媛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需评估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心前区搏动正常位置等有标准,异常提示心脏相关情况;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特征性体征,不同部位震颤提示对应瓣膜等病变;心包摩擦感因心包炎症致两层心包粗糙产生,可在心前区等触及,提示心包炎症存在,这些评估对心脏疾病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

    一、评估心前区搏动

    1.位置与范围:正常心前区搏动一般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处,搏动范围直径约2.0-2.5cm。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下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心前区搏动位置相对更靠近胸骨中线,女性可能因胸廓结构与男性有一定不同。通过触诊可明确心前区搏动是否正常,若搏动位置异常可能提示心脏移位、心脏增大等情况,如有病史提示心脏基础疾病者更需关注搏动位置变化。

    2.强度与节律:正常心前区搏动强度适中且节律规则。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脏搏动相对有力些,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因生理变化略有不同;不同生活方式下,如长期运动者心脏功能较好,搏动可能相对有力且节律稳定。若触诊发现搏动强度异常增强或减弱,或节律不规则,可能提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群更应密切监测。

    二、评估震颤

    1.震颤的定义与意义:震颤是指用手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小振动,类似猫喘,是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通过触诊发现震颤可帮助判断心脏瓣膜病变等情况。例如,胸骨右缘第2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提示主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2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提示肺动脉瓣狭窄;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颤提示二尖瓣狭窄;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提示室间隔缺损等。不同年龄人群发生心脏瓣膜病变的概率不同,儿童时期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变相对多见,成人则可能因风湿性心脏病等导致瓣膜病变出现震颤。

    2.震颤的临床价值:震颤的存在对于诊断心脏器质性病变具有重要提示作用,通过准确触诊发现震颤并结合其他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可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对于有心脏相关症状的患者,如胸闷、心悸等,触诊发现震颤需高度重视,进一步检查明确病情。

    三、评估心包摩擦感

    1.发生机制与表现:心包摩擦感是由于心包炎症时,心包脏层和壁层粗糙,心脏搏动时两层心包摩擦产生的振动传至胸壁所致。触诊时可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均可触及,以收缩期明显。不同年龄人群发生心包炎的原因不同,儿童可能因病毒感染等引起心包炎,成人可能因结核、风湿性疾病等导致。通过触诊发现心包摩擦感可提示心包炎症的存在,对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的患者,触诊发现心包摩擦感需考虑心包炎的可能,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心包穿刺等明确诊断。

    2.临床意义:心包摩擦感的出现对于心包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及时发现心包摩擦感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非常关键。对于有基础疾病可能累及心包的患者,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能并发心包炎,需密切关注心前区触诊情况,早期发现心包摩擦感以便及时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