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2025年10月09日 13:15:30
病情描述: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医生回答(1)
  • 范粉灵
    范粉灵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包括意识丧失,因脑血流骤减致大脑皮质受抑制而突然倒下、呼之不应;呼吸骤停或异常,呼吸中枢缺血缺氧致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等异常形态;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脏无法有效收缩使颈动脉、股动脉等搏动消失;面色苍白或发绀,全身缺血缺氧致面色先苍白后发绀;瞳孔散大,脑缺血缺氧致动眼神经麻痹使瞳孔逐渐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

    一、意识丧失

    机制:心脏骤停后,脑血流急剧减少,导致大脑皮质受到抑制,从而引起意识突然丧失。无论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如何,心脏骤停时首先出现的就是意识的改变。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但同样会在心脏骤停后迅速出现意识丧失,表现为突然摔倒、对呼唤无反应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存在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心脏骤停发生时意识丧失可能更为突然。

    具体表现:患者会突然倒下,呼之不应,对周围环境完全没有反应。

    二、呼吸骤停或异常

    机制:心脏骤停后,呼吸中枢也会因缺血缺氧而功能紊乱,导致呼吸停止或出现异常的呼吸形态。

    具体表现:呼吸可表现为叹息样呼吸、呼吸微弱或完全停止。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表现略有不同。儿童心脏骤停时呼吸异常可能更为迅速,婴儿可能表现为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成人则可能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频率明显改变等情况。有慢性肺部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心脏骤停时呼吸异常可能更容易被察觉,但本质上也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停止导致的呼吸相关改变。

    三、大动脉搏动消失

    机制:心脏骤停后,心脏无法有效收缩,导致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

    具体表现:对于成人,可触摸颈动脉搏动,正常情况下颈动脉搏动有力,而心脏骤停时颈动脉搏动消失;对于儿童,可触摸股动脉或颈动脉搏动,同样会出现搏动消失的情况。在操作时要注意快速、准确地触摸,以判断是否存在大动脉搏动。

    四、面色苍白或发绀

    机制:心脏骤停后,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导致面色改变。缺血初期可能表现为面色苍白,随着缺氧加重,会出现发绀现象。

    具体表现:面色从原本的红润逐渐变为苍白,随后可能出现口唇、甲床等部位的发绀。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面色和发绀的表现可能在程度和出现时间上有差异,但本质都是由于缺氧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例如,肤色较深的人群可能面色苍白不太容易被察觉,但发绀可能相对更明显地通过口唇、甲床等部位体现出来;有贫血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心脏骤停时面色苍白可能出现得更早、更明显。

    五、瞳孔散大

    机制:心脏骤停后,脑缺血缺氧导致动眼神经麻痹,引起瞳孔散大。

    具体表现:瞳孔会逐渐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无论何种人群,心脏骤停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瞳孔散大的表现,但在急救操作中,瞳孔变化是判断心脏骤停预后等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儿童的瞳孔相对较为敏感,心脏骤停时瞳孔散大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最终都会出现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的情况;有眼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心脏骤停时瞳孔散大的表现可能需要与基础眼部疾病导致的瞳孔改变相鉴别,但本质上还是心脏骤停引起的脑缺氧所致。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