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问
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
-
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理变化分为四期,充血水肿期(第1-2天,肺叶肿大暗红,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有浆液性渗出物等,细菌可蔓延或血行播散,青壮年症状相对轻,老人儿童进展可能快)、红色肝样变期(第3-4天,肺叶肿大质实如肝,切面暗红,肺泡腔有大量红细胞等,渗出物能检肺炎链球菌,患者咳痰铁锈色,儿童影响呼吸,老人呼吸困难更明显)、灰色肝样变期(第5-6天,肺叶仍肿大,充血消退灰白,肺泡腔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中性粒细胞多红细胞少,肺炎链球菌大多被消灭,患者咳痰黏液脓痰,胸痛减轻呼吸困难持续,儿童呼吸急促费力,老人警惕低氧血症)、溶解消散期(发病1周左右,肺组织变软病灶消失,渗出物被溶解吸收,镜下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等,患者体温渐正常,症状体征减轻消失,儿童恢复相对快,老人恢复慢需加强营养),各期有不同病理特征,助临床诊治。
充血水肿期:发病第1-2天,病变肺叶肿大,呈暗红色。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见较多的浆液性渗出物,并混有少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此期细菌可经肺泡间孔(Cohn孔)或呼吸性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可通过血行播散至全身。青壮年身体状况较好,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强,此期可能症状相对较轻,而老年人或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低下,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红色肝样变期:发病第3-4天,病变肺叶进一步肿大,质实如肝,切面呈暗红色。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一定量的纤维素和少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此期渗出物中仍能检测出多量的肺炎链球菌。红色肝样变期时,患者咳嗽咳痰,痰可呈铁锈色,这是因为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随痰液咳出。对于儿童来说,此期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等表现,需密切关注呼吸情况;老年人则可能因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呼吸困难等症状更为明显。
灰色肝样变期:发病第5-6天,病变肺叶仍肿大,但充血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镜下见肺泡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纤维素网中见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少见。此期渗出物中的肺炎链球菌大多数被消灭,故不易检出。灰色肝样变期时,患者咳痰可呈黏液脓痰,由于纤维素渗出增多,患者胸痛可能有所减轻,但呼吸困难可能持续存在。儿童在该期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费力等情况,需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老年人则要警惕因呼吸困难导致的低氧血症等并发症。
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进入该期,病变肺组织质地变软,病灶消失,机体的防御功能显著增强,病菌被消灭,渗出物被溶解,由淋巴管吸收或经气道咳出。镜下见中性粒细胞大多变性、坏死,纤维素被溶解,肺泡巨噬细胞明显增多。此期患者体温逐渐降至正常,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儿童在溶解消散期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注意避免再次感染;老年人恢复相对缓慢,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促进身体恢复。
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病理特征,了解这些病理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