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窦性心律过缓是怎么回事问
心电图窦性心律过缓是怎么回事
-
窦性心律过缓指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分钟,常见成因有生理性(如长期重体力劳动者、睡眠时)和病理性(颅内疾患、内分泌紊乱、药物影响、心血管疾病等),生理性常无症状,病理性可致头晕等,靠心电图诊断,生理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针对原发疾病治疗,儿童出现需警惕先天心脏问题等,老年人要防严重心脏疾病等。
一、定义阐释
心电图窦性心律过缓是指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钟,正常窦性心律频率为60~100次/分钟,当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分钟时即判定为窦性心律过缓。
二、常见成因
(一)生理性因素
部分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如运动员),其心脏功能较好,迷走神经张力相对较高,可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律过缓,通常无明显不适症状。此外,睡眠状态下,人体迷走神经兴奋,也可能出现窦性心律过缓,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二)病理性因素
1.颅内疾患:当存在颅内压增高(如脑出血、脑肿瘤等)情况时,颅内病变可影响迷走神经,导致心率减慢,从而引发窦性心律过缓。
2.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可出现窦性心律过缓。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等,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导致窦性心律过缓。
4.心血管疾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其窦房结功能出现障碍,可表现为窦性心律过缓;心肌梗死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也可能因心肌缺血等原因出现窦性心律过缓。
三、临床表现情况
(一)生理性表现
生理性的窦性心律过缓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一般能正常生活、工作,仅在心电图检查时发现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分钟。
(二)病理性表现
病理性的窦性心律过缓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黑矇、晕厥等情况,这是因为心率过慢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四、诊断检查方法
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心电图上可见窦性P波规律出现,且频率<60次/分钟,通过心电图可明确诊断窦性心律过缓,并初步判断其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五、处理应对举措
(一)生理性情况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进行心电图等检查观察心率变化即可,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等。
(二)病理性情况
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窦性心律过缓,需治疗甲减;若是药物导致的,可能需要调整相关药物;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严重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窦性心律过缓,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等(仅提及治疗方向,不涉及具体安装操作细节)。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儿童出现窦性心律过缓时,要警惕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问题,如先天性心脏病等,需进一步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同时新生儿出现窦性心律过缓时,要排查是否有窒息等情况导致心脏功能受影响,日常需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心脏相关表现。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出现窦性心律过缓时,要重点关注是否有严重心脏疾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因心率过慢导致供血不足加重而出现不良事件,日常生活中需定期监测心率,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