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肌梗死有什么护理措施

心肌梗死有什么护理措施

2025年10月09日 13:56:16
病情描述:

心肌梗死有什么护理措施

医生回答(1)
  • 童嘉毅
    童嘉毅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向他提问

    心肌梗死患者需进行多方面护理,包括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与心电图、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循序渐进活动、急性期和恢复期合理饮食、做好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护理以及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心电图监测:持续进行心电图监测,观察ST段、T波等的变化,这对于判断心肌梗死的进展、评估心律失常等情况至关重要。比如,ST段的动态改变能提示心肌缺血是否在进一步发展。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心电图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心肌梗死的典型心电图改变具有共性,如ST段抬高或压低等。

    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休息:发病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1-3天,减少不必要的搬动,避免诱因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因为活动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能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对于老年患者,卧床时间可能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但也要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儿童患者心肌梗死非常罕见,若发生,也需严格遵循休息要求。

    恢复期活动: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从床边活动开始,然后过渡到室内行走、室外活动等。活动量应循序渐进,以不引起心悸、胸痛等不适症状为度。比如,开始时每次床边活动5-1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之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延长活动时间和增加活动强度。

    饮食护理

    急性期饮食:发病后1-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藕粉等,之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粥、面条等,然后再过渡到普通饮食。饮食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低盐饮食可减少钠水潴留,减轻心脏负担;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有助于控制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重。例如,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对于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还需注意糖尿病饮食,控制糖分摄入。

    恢复期饮食:恢复期应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谷类、瘦肉、鱼类等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因为便秘时用力排便会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律失常等。比如,多吃香蕉、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天保证一定量的水分摄入。

    并发症护理

    心律失常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心悸、头晕、黑矇等心律失常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需准备好抢救设备如除颤仪等。老年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相对较高,且可能症状不典型,更要加强监测;儿童患者心律失常若发生,可能与先天心脏结构等因素有关,需特别重视。

    心力衰竭护理: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记录患者的出入量。若发生心力衰竭,应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要注意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护理时需综合考虑;儿童心力衰竭较为少见,若发生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护理时要遵循儿科护理的特殊原则。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情绪:心肌梗死患者往往会有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因为对疾病的预后担忧等。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治疗过程和预后情况,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老年患者,可能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等不同,要耐心沟通;儿童患者则需要家属的配合,通过安抚家属来间接安抚儿童患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